基层有矛盾,“线上”来化解 “九龙模式”引省内外专家关注,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胶州召开

半岛都市报 2021-09-24 01:17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周茂平张超

通讯员刘伟

9月18日上午,山东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青岛胶州市举行。研讨会由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原一级巡视员任伟主持,山东政法学院副院长刘炳君、胶州市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孙晓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杜志雄,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任伟在开幕式上指出,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胶州市特别是九龙街道探索建立的阳光九龙“码上办”服务管理模式,对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希望胶州市在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模式,先行先试,勇于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实践出一批行之有效的先进做法。

孙晓兵在致辞中指出,胶州市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持续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九龙街道创新运行线上“阳光九龙”智慧平台,搭建线下多元综合治理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希望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和纽带,不断同学者专家增进交流,增加互动,携手开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会上,胶州市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中欣作《实施“阳光九龙”码上办工程,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共同体》专题汇报。九龙街道实施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码”上办工程,依托“阳光九龙”智慧平台,用信息技术手段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提升新时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智慧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据介绍,智慧平台整合了12345热线、365热线、政民互动、群众信访等模块的民情信息,以及阳光议事会、律师团队法律咨询调解、巡回法庭案前调解等多种资源,实现了信息汇聚“一个口”,调解处置“一张网”,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扫码全履盖,信息全收集,问题全处理,群众全参与,许多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得以顺利解决。”刘中欣说,以“龙调码”二维码为载体,打通了手机端、电脑端、智慧平台系统端的数据链路,实现了群众“零跑腿”、服务“零距离”。

研讨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智慧赋能基层社会治理(镇街、村居)”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杜志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原党委书记、二级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淮安市政协副秘书长、淮安市信访局前局长、全国“阳光信访"体系的主要创意者、推动者邱金义,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张清津,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桂山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言,并对“阳光九龙”码上办工程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与会领导专家认为,“阳光九龙”码上办适应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填补了山东省网格化建设从网格员到家庭延伸的空白,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推动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置从“面对面”向“键对键”“端对端”的延伸拓展,构建了“(镇街、村居)+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九龙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共同体实践是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是“枫桥经验”的现代化应用和智慧化传承。

上下半场研讨发言,分别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何增科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金卫组织,山东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利做研讨会总结发言。

“一码连万户,兜住民生大小事,发挥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这是基层社会治理‘智治’的全方位、全系统探索。”杜志雄说。他建议九龙和胶州继续创新实践,继续总结升华实践经验,最终形成可以推向全国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级案例。

何增科认为,阳光九龙“码”上办工程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探索,可为民众赋权增能,可倒逼基层建设回应型政府,推动基层治理走向整体性治理。九龙“智治”模式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既可以在政法口纵向深化细化专业发展,也可以横向往一网通办方向发展。邱金义建议,可进一步细化为码上调解、码上议事、码上诉讼、码上评议、码上公开等,不断完善扩展“龙调码”功能,线上线下结合,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让更多群众更加信任“龙调码”。

研讨会上,九龙街道山东政法学院网格学院“科研实践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正式揭牌。9月17日,与会嘉宾到九龙街道综治大厅、九龙街道殷家村等“阳光九龙”码上办工程创新实践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现场体验。

新闻推荐

让“一事全办”便捷通达

揭秘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