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远去 大庙山的沧桑经历

半岛都市报 2021-08-30 01:31 大字

穿过蓝色的拱门,是一条松林茂密的甬道。每一棵松树下,不仅有惬意的阴凉,还有可坐可卧的长椅,为来往的市民提供歇脚之所。白色的岗亭穿插左右,为这条深绿增添了些许的灵动。

垂柳、湖水、长廊、雕塑,色彩和景物在眼前跃动,仿佛立体画卷,多彩斑斓。长廊下,三五老人围成一桌,有的打够级,有的打麻将,不远处,有人在打陀螺、写毛笔字,退休后的休闲生活丰富而多样。

长廊尽头,是一位手拿课本的“女教师”,她短发长裙,微微侧身,面带微笑,温柔的眼神里有爱意在流转。在她的对面,便是儿童乐园,她在聆听,孩童们的欢声笑语,如百灵鸟般清脆的笑声,萌化了她的心,也让市民笑意遥望。

继续前行,早有耳闻的108级大台阶赫然眼前,心境陡然而下,老照片上那早已消失的牌坊再现眼前。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趁一战德国无暇东顾之际,发动战争,强占了青岛。在战争的最后时刻,日英联军向毛奇要塞发起了总攻。“山本和位于左侧的巴纳迪斯顿在毛奇要塞前向龟缩在战壕里的德军施加了很大压力。一大清早,山本便向德军于抽水站建造的军事要塞派去了一支小分队”(《1914:青岛的陷落》),但是日军没有向这里进行大规模袭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这座要塞被毁,那就意味着日军进入青岛市区后,整个城市的供水将会被切断。日军用威胁的方式,逼出了要塞里的23名德国官兵。“该堡垒的攻克成为日本发起总攻的关键一步,自此以后,德军的中央要塞及附近堡垒便完全暴露于日军的火力之下”。

战争结束后,德国驻军将从奥匈帝国“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上拆卸下来的两门15厘米口径大炮安置在毛奇兵营,另外还有3门野战榴弹炮以及数门德军在胶州湾自行沉没的二级炮艇和巡洋舰上拆除的小口径火炮。

只是,很多的武器弹药已经被德军自毁,要塞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日本侵占青岛后,自知中山路一带已经建设成型,便把建设的重心转移到鲍岛一带,贮水山成为这片区域的制高点。日本人将它视为振翅飞翔的仙鹤,改名为“若鹤山”,并在周边建造了很多日式别墅,山上的贮水池,进一步扩容,以满足日本侨民和驻军的需要。

进而,兵营改为“若鹤兵营”,山下建“若鹤市场”。1915年,日本人还在山上建了日本神社。中国人把太平路上的天后宫叫作“中国大庙”,把日本神社叫“日本大庙”,所以,这也是“大庙山”的由来,许多老青岛至今还这样叫它。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撰写的文章,还原了当时日本大庙的模样:通过108级花岗岩石阶登上日本神社,门外有花岗岩洗手池,神社建筑为“工”字形,自奉天路(今辽宁路)至神社之间为神社公园,占地400多亩,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樱花,以及其他花草树木,还有斋戒堂、相扑馆和鸟笼、兽舍、小湖、小桥、亭阁。

在辽宁路的正门,还建造了一座石牌坊,据文史专家王铎说,他们还特意在牌坊旁边立了一块“车马止”的牌子,提醒进出大庙山的行人注意:不能骑马乘车入内。

新闻推荐

胶州23044名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生考完试后合影。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静6月15日下午3时30分,伴随着九年级历史科目考试的结束,胶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