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路5号:双子塔下的倏忽光阴
在青岛,位于老城区广西路与安徽路的路口,有一座红瓦屋顶斜陡,清水砖白线勾边,哥特式双子塔楼高耸的百年老建筑。它就是今安徽路5号的青岛德国邮政局(KaiserlichDeutsches Postamt,Tsingtau)旧址。从这座老房子在历经沧桑的旧街转角处建成起,两个甲子,一百二十年的光阴倏忽而逝。经过重新修缮后的老建筑在保留了原有邮政和电信功能的同时,2009年,良友书坊等文化产业项目的进驻也让其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今天,安徽路5号的双子塔楼依然伫立在车来人往的街头路口,见证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默默地讲述着岁月久远的陈年往事……
A最初的安徽路5号
1898年春,《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让翘首以盼的驻华德商欢呼雀跃,他们在巨大的商机利好和冒险精神的召唤下纷至沓来。这其中,来自柏林的著名贸易商冯·蒂佩尔斯基希公司(von Tippelskirch & Co.)与汉堡的马提亚斯·罗德公司 (MatthiasRohde &Co.)也迅速注册了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合资公司,这家中文名为罗达利洋行(Ki-autschau-Gesellschaftm.b.H.)的公司,也是德国租借青岛后在青岛注册的第一家商贸机构。而罗德家族把当时还在纽约的家族成员卡尔·罗德(CarlRohde,约1871~1923)派到青岛,成为了这家公司首任业务经理。
罗德来到青岛后,立即就开始着手置地建房。他应该在1898年10月开始的首次土地竞价中就拍得了之前看好的土地。这块位于早期E街区的土地在今安徽路、广西路、莒县路和湖南路之间,与南面的海岸只相隔一个街区。而德租初期,最初所设想的经贸与商务区域正处于这一带。在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巩固了此处在区域功能上的中心地位,许多德商也青睐于此地相对优越的位置和未来较好的办公居住环境。根据此间达成的协议,罗德竞得的土地被一分为二,除了洋行的办公兼住宅楼,面向路口则用于建造租赁给青岛德国邮政局的商业综合楼。
自1898年初,德国皇家邮政海外邮局开始在胶澳开展业务起,德国政府内部对于是由皇家邮政署,还是胶澳总督府出资建造邮局大楼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断。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海外邮局特殊的独立地位所造成。按当时德国的法律规定,海外邮局直接由柏林的皇家邮政署垂直管理。青岛的德国邮政局最初是上海德国邮政总局的下属机构。1901年,青岛的邮局虽然已开设了独立账户,但上海德国邮政总局仍保留对其的指导和监督职能。
罗达利洋行建造的这座商业综合楼由当时青岛著名的建筑商广包公司(derBaufrimaF.H Schmidt ausAltona,Tsingtau)所承建,但建筑的设计者似已无从考证,其设计很可能是在德国国内委托专业建筑师完成的。大楼于1901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青岛德国邮政局需每年支付两万马克给罗达利洋行,作为使用大楼部分房间的租金。除了将楼房的大部分房间租予邮局,罗达利洋行也将剩余房间出租给不同的使用者。如賚寿药行的药剂师拉尔茨(AdalbertLarz,1872-? )和经营百货的嘉卑世洋行(Kabisch& Co.)都曾在此设店开业。 10年后的1910年11月,皇家邮政署终于出资25万马克买下这座大楼的所有产权。
B浓郁的北德意志风情
这座以暗红的砖原色为主基调的商业大楼为三层,平面呈凹字状,中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院。三个沿街设置的外立面为清水砖白线勾边,窗下护墙和拱券上方则处理为抹灰白墙。两个面向路口的转角之上,分别高起哥特式塔楼。塔楼之间面向路口和大海的立面顶端装饰着一面历史主义风格的清水砖砌山墙,具有显著的强调性,也是整个建筑的视觉中心。而两个侧立面的装饰性山墙亦起到对称、呼应和收尾作用。转角处两座高挑、四面攒尖的塔楼突出了建筑体量,并将建筑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塔楼底部锯齿状的出挑以及檐口的处理赋予建筑欧洲中世纪城堡般的古典主义色彩。
建筑临街的斜陡屋顶上挂机制红瓦,内侧的平顶部分则以铁皮覆之。二楼和三楼设计为具有亚热带特点的明廊,该设计对改善整个楼房的通风颇有裨益,又能抵御夏日强烈的阳光,但这种具有异国风情和热带特色的元素最初却可能只是基于卫生角度的考虑,亦或是建筑师对青岛气候缺乏足够了解。后来,临街立面的明廊就被用窗户封闭起来,以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建筑的底层处理比较传统,形成整个立面横向划分中基座的部分,中部和西部的四扇门单独设置的上悬窗以及中部两侧开窗的再划分都强调了这种传统性。楼上部分的处理相对比较清晰,仅以壁柱和砖拱进行了立面划分。壁柱逐渐变细,而立面白色抹灰的面积也逐渐加大,使得建筑产生一种向上的轻盈感。而二层壁柱上的凸起,突出屋顶的望柱以及山墙顶雉堞式收尾又呼应了建筑整体的城堡式风格。
C百余年的变迁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6日,日本宣布封锁胶州湾,并对青岛的德军宣战。 9月5日,青岛德国邮政局将重要的技术资料、机械设备以及价值105,880墨银的邮票分别运往上海和济南。 11月5日,青岛的所有邮电业务被迫中止,邮戳被封存,皇家邮政的旗帜,部分邮票和电信设施被烧毁或破坏,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和两台发报机则被抛入了大海。日据青岛之后,诞生于两国交战期间的日本陆军野战邮便局迁入大楼。 1922年12月,中国接收青岛主权后,设立胶澳商埠邮务总局,安徽路5号改为广西路第一邮务支局,为省辖二等局。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大楼又改为青岛一等邮局广西路支局驻地。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安徽路5号改为青岛市邮电局广西路支局。这座老建筑在建成后的百余年中,一直未改变其作为区域邮局的使用功能。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岛邮电局对大楼的外立面进行修缮,用一层青灰色的水刷石覆盖了原有清水墙,改变了大楼半个多世纪来的固有形象。
2009年6月,产权单位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对大楼进行了重新设计装修,并于次年开辟为邮电博物馆对外开放。 文/王栋图片来自“塔望——胶澳邮局旧址落成120周年纪念展”
新闻推荐
从此以后,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胶州湾畔寄哀思,岛城各界痛别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市民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参加袁隆平院士追思会。新华社发本报5月24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魏军)“六十...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