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从上海回青岛,一路上大雨、堵车、连环撞…… 囧囧囧!730公里跑了36小时
◥事故现场一片狼藉。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李伟志
从上海浦东新区到青岛,730公里的路程;从一路大雨到六车连环事故,惊慌失措中掺杂着后怕与自责;从5月4日早上8点半出发到5日晚上8点半回到家,整整36个小时。这个五一假期,李钊真正体会了一把“人在囧途”,恰好应了那句话: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以下是李钊的自述。
自驾上路,一个犹疑的选择
五一假期会有多堵,不用动脑子我都能想出来。4月下旬和身在上海的老婆商定假期计划的时候,就打算坐高铁出行。计划虽然定得早,但考虑到很多不确定性,车票迟迟没买。等到4月27日上午决定买票时,12306和携程上青岛到上海的车票选项里,已经是一片“候补”和“可抢票”。
一番折腾之后,老婆给我抢到了5月1日下午从青岛北出发的G228次车,又订好了5月4日的返程票。我查了一下时间,车到上海已经是1日晚上9点多,再倒地铁加步行,见到老婆孩子最早也要晚上11点。这样的话,假期的第一天就全耗在路上了。
“你开车过来可行吗?去苏州方便些,从苏州高铁站到那个香山酒店,公交过去要2个多小时。”老婆更愿意我开车去。之所以说到苏州,是因为老大要随俱乐部到那里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足球俱乐部比赛,我们正好可以过去陪陪他。
这里说一句,我目前的家庭情况有些特殊。老婆被公司外派到上海工作,把老二带了过去,我和老大留守青岛。一家人被分成了两半,一年多来,全家仅在去年6月份团聚过一次,连这个春节都是各自留在原地。
“我开车过去,把票退了吧,就这么定了。”4月28日下午,反复权衡之后,我还是决定自驾。4月30日傍晚出发,第二天凌晨到上海,时间自己掌握,还能“节省”出5月1日一整天的时间。
5月1日凌晨两点,我比原计划晚了两个小时到了上海,主要还是因为车多,一路上还断断续续下着雨。无论如何,我如愿见到了老婆孩子,去了苏州探望了老大,提前一天到达,也果真拉长了这个假期的长度。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4日上午8点半,我从浦东新区出发返回青岛。从崇明岛到江苏灌云,一路上雨越下越大,我把雨刷开到二挡,仍然看不清前方的路,两个后视镜早已经一片灰白,只能靠观后镜来判断是否能变道超车。
下午2点15分左右,我把车开进灌云服务区。这是回程路上第二次休息,离青岛仅剩200多公里,我准备吃点东西,一路开回家。歇了将近20分钟,重新上路时,雨已经停了。那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场交通事故就在30多分钟后的路上等着我。
连环相撞,我怎么就追尾了?
重新上路,车又开始多了起来,一辆辆大货占据了右侧车道。我一再提醒自己,时间不算晚,不要着急,离前边的车远一点;还想着到家之后该如何处理手头的工作,第二天上班怎么安排。可接下来的一幕,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竟然还没扇醒。
“吱……咣、咣……完了……”车行至连云港市附近,前边的SUV突然急刹,我紧跟着猛踩刹车,ABS都触发了,可还是撞了上去。等再反应过来时,前方的一辆Q5已经被我的车和SUV顶出去了六七米,左后轮直接撞掉。
在车上呆坐了一两分钟,直到Q5车上的驾驶员打开车门下了车,我才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人没事吧?值得庆幸的是,包括我在内,三辆车上一共六人,无一受伤。
被撞的Q5是整起事故中处置最及时,也是最无辜的,车伤得也最重。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撞上车前的那辆SUV,而是直接撞在了SUV前方的这辆Q5上。事后我听Q5的老师傅介绍,当时他前边还有三辆车,第二辆车追尾了第一辆,不过撞得不严重;第三辆车发现情况不妙,离着老远就急刹,他紧跟着踩刹车,连电子手刹都用上了,最后在距离第三辆车不远处停了下来。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身后第五辆车和我这辆车就先后顶上了他。直到那时他还踩着刹车,不然也不会被撞得这么严重。本来最前边的两辆车还在因事故纠缠,一看后边又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立马开车跑了。
一起事故占了全部两个车道,高速路上立即堵成了一锅粥。一辆辆车排着长队从事故现场挪过去,不少人还拿出手机录像拍照。开了十几年的车,我第一次站在高速路的超车道上,感觉那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我,幸灾乐祸。
交警队里,保险和4S店“聚会”
很快,交警和道路交通执法的人都来了。Q5是不能开了,我这辆车的右前轮转向连杆和三角臂变形,两辆车被直接拖到了附近连云港市一个荒芜的修车厂里。我前边那辆SUV还能开,也被指引着开到了那里。
Q5的老师傅情绪一直很稳定,不停地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要求他们尽快出现场。过了足有半个小时,一辆保险公司的车才开到了现场。理赔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副驾驶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后来我才知道她是连云港市一家大型修车厂的工作人员。
“我这车买了8年了,年年全险,第一次出事故,你们这服务也太差了。”老师傅终于见到了保险公司的人,忍不住抱怨。年轻的理赔员也很委屈,拿出手机给老师傅看。我站在他俩身后,模糊地看到理赔员手机上一条条的出险记录,仅4日一天,他就出了七八个现场。
“今天还是好的呢,你们没见1号那天,交警队都成了保险公司和4S店的party了。”去交警队的路上,副驾上的年轻姑娘眉飞色舞地跟我们描述着,“什么宝马、奔驰、奥迪、日产……哎呀,什么车都有,交警队的大院都开不进去了。”在她眼里,事故俨然成了工作和赚钱的机会。
事故科的办公室里,两位交警被人群淹没。交警一喊名字,立马有三四个人靠上去:基本上都是连环事故。我们这起事故责任很清晰,两辆车先后追尾Q5,全责。Q5被拖到当地的4S店,我前边那辆SUV是辆新车,全险,也选择到4S店修。唯独我,因为没买车损险,修车费用自付。
拖还是修,这钱花得值不值
车是没法开了,只能让保险公司车上的姑娘帮忙,把车拖到了她家的修车厂。人也没法走了,处理完这一系列的流程,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算一算从上海出发到那个时候,11个小时我只吃了老婆给我带的一盒寿司。
晚上8点,保险公司的理赔员和副驾的那个姑娘帮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从没想过以这种方式留宿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也梳理不清楚当时事发的整个过程,一切都仿佛在梦里。
事已至此,留给我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车开到修理厂,对方跟我说至少一周才能修好;一个是找拖车拖回青岛再修,拖车费最低1600元。
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故,我连夜找人想解决办法。好几个人都建议我把车拖回青岛,一个是对那边的修车厂来说,我这是一锤子买卖,等车一拆开,不一定跟我要多少钱,也不能保证修到什么程度;再一个,留在那边修,什么时候修好不敢说,我还得从青岛再过去一趟,时间成本也不低。还有一个朋友建议,可以先修好底盘件,能开就行,外观不用修,这样就可以直接开回青岛……
不管了,最优的选择还是先回到青岛。5日一早,我赶到那家修车厂。一听我要把车拖走,前一天晚上原本免费的拖车费用,立即变成了300元,算上交警拖车的560元和拖回青岛的1600元,光拖车费就得将近2500元。想到4日晚上一位收车的朋友给我的报价,现在我的车也就值两三千,拖车费都能顶上一辆车了。
堵堵堵,耗时36小时终于到达青岛
5日上午10点,修理厂联系的拖车到了。司机跟我年龄相仿,把车拉上拖车,整个流程不是那么顺畅,看起来像个新手。
一路上我和拖车司机天南海北地聊,这才知道他的“本职”竟然是厨师!司机姓戴,今年刚好40岁,20来岁时学了厨艺,尤其擅长食品雕刻,在连云港小有名气,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比赛;后来他加入的那个协会影响力弱了,找他雕刻和参加比赛的少了,就自己开了一家酒店。酒店规模不小,足有六七百平方米,主要承接婚宴。不巧的是,酒店刚开了半年左右就赶上了疫情,一年多生意没有起色,前一段时间听朋友说开拖车挺赚钱,就兼职干起了这行,酒店交给老婆打理。
说是挺赚钱,其实挺辛苦。他开的车是公司的,平时加油、保养什么的都是自己负责,天南海北地跑,工资从拖车费里出。公司有活的时候就给他们派单,没活的时候可以干私活,只要跟公司报备就可以。按他的说法,拖车也分好几种类型和价钱,我这趟属于小长途,每公里基本上按6元收费,算下来刚好是1500元钱,收1600元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一对比,交警拖车的560元和修理厂的300元,就已经是天价了。
下午5点,好不容易接近胶州湾隧道,导航软件上,前方一道深红。总算挨到了收费口,一名辅警远远地看到我们,举起右手的指挥棒,歪头和旁边的同事笑个不停。见我们还往前开,辅警跑过来告诉我们,隧道不允许这种拖车同行,可以转道胶州湾大桥。我从手机软件上一搜,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就这样,等我们抵达阜外医院附近的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8点半。从4日一早从上海出发到5日晚上8点半抵达,足足耗了36个小时。
(文中李钊为化名)
新闻推荐
地虾苗养虾是个很繁琐的过程,无论是养虾用的水还是食物,都有很多讲究,那这里面都有啥学问呢?听听徐有欣怎么说。月纳两旬...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