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兴 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
2020年以来,青岛加快经略海洋攻势,聚力打好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对外开放、海洋生态、海洋文化等6场硬仗,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就在不久之前,青岛发布《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青岛将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青岛,如何向海而行,向海而兴,在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征程中不断踏浪前行呢?针对这一话题,记者专访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倾听他们对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刘瑜
吸引海洋人才建设重点项目
结合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市人大代表、黄岛区军民融合保障服务局局长刘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青岛政府应当重点在发展环境、海洋人才、建设重点项目、行政效率等方面突破,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实现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瑜建议,一是打造海洋经济宣传环境,针对中小学生多开设涉海特色海洋知识、船舶知识相关理论宣传及增加模拟培训相关体验;二是增加海洋船舶模拟体验、培训的门户网站,针对全国进行招商推介;三是深度挖掘青岛“海味”,将海洋产业、海洋旅游、海洋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并促进船舶海洋环境体系化建设,从需求侧的 “生产导向创新”转变为供给侧的“创新引领生产”,依托产业环境及政策制度的引导,以创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有效市场”为导向,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力量。
她还建议,要针对青岛海洋经济产业提升,聚焦国家战略,打造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促进海洋船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依托现有科技创新载体,促进科技与企业结合;二是聚集海洋创新资源,整合科研资源,培育人才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海洋试验场,集聚海洋船舶企业、团队、高校,打造科研、试验、成果转移转化、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培育海洋产业新动能,壮大涉海创新企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四是政策引导及扶持海洋牧场相关项目;五是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加快海湾整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
市人大代表 潘克厚
攻克颠覆性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2020年9月,山东省提出支持青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宁波、舟山、青岛7个城市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强势竞争,青岛能否掌握一手“好牌”,实现突围,成为最大赢家?市人大代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表示,希望青岛持续扩大海洋优势,让青岛海洋优势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营商环境和人才的成长环境上,让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愿意投身青青之岛。同时,青岛应该紧抓创新这一核心发展理念,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上更好地实现突破。
此外,他还建议将蓝谷和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抓手,做优做强,通过科教融合、三产融合,实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流畅转接,让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城市优势,变成我们整个城市的优势和亮点。谈及“十四五”规划时,他也提到,青岛应该在如何放大海洋优势上做好文章,通过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短板,在颠覆性技术上下功夫,不仅实现“弯道超车”,更是“换道”,实现突破性引领发展。
市政协常委 陈立波
发展下一代智能化海洋物联网
谈及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市政协常委、民盟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陈立波建议,青岛发展下一代智能化海洋物联网,是青岛市提升海洋信息智能化水平、加快新一代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他提出要超前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三湾海洋物联网。由市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牵头,统筹规划海洋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以胶州湾青岛港公铁海多式联运在高效、智能、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为牵引,开展基于5G、超算、AI和大数据分析的智慧航运、智慧港口应用技术研究和船载智能化系统与设备、港口智能装卸装备技术研究,研制船载智能化服务平台、终端设备、港口智能化信息管控系统、智能化装卸装备,构建船海岸一体化应用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港航服务示范。以鳌山湾海洋牧场建设需求为驱动,开展水产养殖物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途径研究,建立典型养殖系统承载力评估模型,实现基于生态优先的多数据融合的海水增养殖区域科学精准布局规划。
再就是技术先行,开展海洋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智能化、多样化、多要素、高时空分辨的海洋观探测装备及船海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完善海洋立体观测装备体系,实时感知海气基本参数及海上目标活动情况;构建海洋大数据存储中心、处理平台和云服务共享平台,建立完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数据产品服务体系。
最后就是采取产业驱动,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化海洋物联网。由市科技局、海洋发展局牵头,协同发挥院所优势,加快研发应用一体化海洋智能感知装备,构建集智能感知、计算、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海洋物联网,实现海洋感知装备集群云端协同智能调度与控制、海洋大数据快速融合分析以及海洋产品的精准化服务;助力构建数据驱动的海洋养殖环境微生物、水产品体内微生物和精细气候气象环境三大中心协同的创新中心;推动建设服务于深远海捕捞作业的渔业资源预测预报中心,助推海洋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市政协委员 姜玉池
扩大青岛的海洋人才和创新优势
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姜玉池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岛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经略海洋、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的使命与担当,向着更高的目标昂扬进发。
姜玉池认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最大的优势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创新能力。不过,青岛存在的短板也很明显。青岛海洋支柱性产业有待加强,科技成果产出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科技、产业结合缺乏紧密性,制约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对此,姜玉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首先是要进一步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其次是进一步做大海洋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聚集中心。青岛具备技术创新优势。临港石化、电力、能源等领域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需进一步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实施港城联动,形成现代化的海洋产业聚集中心。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扩容。最后是建设海洋文化科技交流中心,提高市民海洋意识和城市美誉度。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陈勇
新闻推荐
门头牌匾整治荣誉榜2020年全国优秀物流园区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青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模范人民...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