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胶州人才辈出进士多(四)

金胶州 2020-08-06 07:55 大字
张炳旭

根据乾隆胶州志、道光重修胶志、增修胶志记载,明清胶州进士139人,举人482人,胶州城大家族科甲连绵,科举传奇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胶州明清名门望族一度达到数十家,其数目和影响在山东也是不多见,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形成、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清时期胶州进士居多,特别是清代,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全面分析当时胶州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就不难看出,与当地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学校建设及社会风气相对应,与当时唐宋时期胶州商贸海运发达,出现的商品化、城镇化的区域进程相一致,表现出较强的经济、交通、文化相关性。

经济发达奠定了物质基础

明清时期,胶州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商业也日趋繁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向小商品经济转化,胶州已成为山东半岛经济发达区。

明清前期胶州板桥镇港口已经是海上丝路交通大动脉,以及链接山东半岛交通枢纽。是山东、华东地区商品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成为著名工商业城镇。

胶州形成于鲁中经济陆上交流大动脉,由于交通便利,促进了此地带的商业发展,带动了商品经济好的城镇青州、潍县、莱阳、诸城相互拉动等。

胶州的生产发达,经济富庶,这就为广设学校、广招学生、延聘名师、刻书印刷等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从明清进士数量表明可以说明。清代山东的武状元共有15名,胶州市占一名,有榜眼1名,探花2人。文进士进入二甲前二十名的有7人,最好名次是李世镐,顺治3年二甲第7名,王垓,顺治6年,二甲第7名。在科举仕途上,科考选拔非常残酷和严格,明代永乐19年到明成化14年,长达57年18次殿试,胶州没有人中榜;明弘治12年到明嘉靖5年,长达27年11次殿试没有人中榜;清代康熙27年到康熙39年四次殿试没有人中榜;乾隆16年到乾隆31年5次殿试没有人中榜;嘉庆14年到道光20年29年九次殿试次未有人中榜。这就说明,培养进士,需要经过严格、良好的数年乃至十数年学校教育,必须有较高的知识背景和较深的知识积累,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作基础和后盾,而培养一员武将则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少。

交通便利提供了必要的地域条件

济南府及历城县为当时山东省政治、交通、文化中心,官府衙门林立,官员密集,这为当地人造成了积极入仕的氛围;胶州是北方最重要港口交通要地,学校及公私教授者较多,便于当地人接受教育。

当时,交通分为水陆二种。水路交通以南北大运河山东段为中心,东部以板桥镇胶莱河海上丝路为中心。胶州陆路交通也很发达,西直接链接诸城、潍坊,北链接莱州、登州,东连接莱阳、烟台。位于交通线上的这些城镇,由于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可得风气之先。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临清市志·序》中曾这样形容过他的家乡,“我们临清,南通苏杭,北连皇都;会八方之风雨,通百邑之有无”,这就为多进士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地域条件。水陆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也是出进士较多的地方。相比之下,鲁南临沂诸县地处沂蒙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落后,多数县所出进士不足30人,这就制约了临沂在明清时期科举的发展。

学校建设提供了教育基础

明清时期胶州保留教育、文化发达面貌。学校(包括书院,它是封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较多,办学水平较高。以书院为例,明代全省共有书院77处,清代全省共有75处书院,青州有书院12处,潍县3处,诸城3处,胶州3处。胶州义塾比较多,明万历十九年知州余邦铺为胶州创建12处义塾,康熙四十六年知州龚大良创建2处义塾,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创建17处。一般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开办的学校(包括书院)较多,水平较高,培养出的科举人才也多。没有良好的学校教育,造就不出杰出的人才。所以,学校数量的多少往往成为一个地区人才兴衰的标志。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刘建军主持召开胶州市防汛备汛工作会议强调树牢“一盘棋”思想全力以赴防汛备汛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刘德刚本报讯8月4日,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刘建军在市级机关办公大楼...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