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场地“借”教具“借”师资 圆农民技能提升梦青岛市首所农民技能夜校开班

金胶州 2020-06-18 07:54 大字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孙海毛文娟

6月16日晚7点,夜色已经渐渐降临,然而,胶北街道后寨村委大院却灯火通明。村民们吃过晚饭,准时到来到整饬一新的村委,参加农村技能提升夜校的育婴师培训班。这意味着,青岛市首所乡村振兴农村技能提升夜校正式开班授课。

培训班上,在地里忙活了一天的农民变成了专心听讲的学生,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育婴知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课后,村民们还不忘抓紧时间,向老师请教。

“老师,您看看这样对吧?”“老师,第一步是不是这样?”村民们争抢提问,城里来的教师都被村民们的学习热情感动,手把手给村民们示范和讲解如何育婴。

站在村委大院里,看着村民们上完课,拎着鸡蛋,讨论着学习的内容,欢声笑语的走在后寨村的大街上,来自人社局的青选支部书记徐光明,不禁感叹到,这个“借”来的夜校,值!

为村民学技术

借来闲置房

办夜校的“创意”不是徐光明想出来的,而是村民的渴求。

“徐书记,我是干电焊工的,厂子里的中级电焊工每月比我们多开500元,我也想学习,村里也有不少人想学,听说你是人社局来的,能不能帮帮我们。”一个月前,胶北街道后寨村村民冷云找到徐光明,“这个可以啊,我摸清情况,就回局里找人帮忙办。”徐光明爽快地回答道。

说干就干,徐光明连夜设计了《劳动力资源调查表》,第二天就开始对全村697口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全村有230人在企业打工,只有3个初级工,没有一个中级工,而且都有学技术的想法,就连在家务农的妇女都想学育婴师、家政服务,好利用空闲时间出去打工。但村民们也有顾虑,一是白天需要打工或农忙,根本没时间去城里学习,再就是动辄上千元的培训费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带着群众的问题,徐光明找到了单位领导,“白天没时间那就开夜校,没有钱交学费,可以找培训机构,利用职业技能补贴政策,让农民免费学技能。”领导的话让徐光明茅塞顿开。他兴冲冲赶回村里,但是,看着眼前堆满了乱草、旧桌椅的12间建于1976年的旧房子,心里顿时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老百姓对技能渴望,局领导真诚地鼓励,让他不容退却。“如果我不干,以后怎么好意思走在后寨的大街上,什么都没有,就‘借’个夜校来。”

说借就借,徐光明向办事处申请了15000元资金整修村委大院,他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动手,看着老旧的村委大院焕然一新,他办技能夜校的信心更足了。

借设备师资

村民免费学

虽然“借”到了“教室”,但是,徐光明发现村里居然没有一样能用的教学设备,于是,他又找到局里分管技能培训的负责人,“‘青岛创业大学胶州分校’有批教学设备暂时用不到,可以借给你们村先用着。”一席话让徐光明喜出望外,就这样,教学设备也有了着落。

万事俱备,只欠师资,徐光明再次想到“借”,他找到了局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把办夜校的想法一说,负责人马上帮他找来了经常外出扶贫做公益的培训学校。学校校长表示,愿意派老师晚上到村里给村民免费培训,并且还要拿出部分资金鼓励村民学技能。

培训新技能

圆村民梦想

带着这个好消息,徐光明回到后寨村就召开两委会,经过讨论决定:凡是来上课认真学习的村民,每人发两斤鸡蛋。这样,一方面让村民得实惠,上完课,拿着鸡蛋走在大街上也是一种宣传。

村委还组织村民用投票的方式选出了“育婴师”和“电焊工”两个专业,徐光明和培训学校老师一起,结合村庄和村民实际,对课程进行了优化,最终促成了青岛市首所农民技能夜校。

“我们计划是利用1年时间,为胶北街道后寨村培训并鉴定合格最少100名中级以上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进而引领‘人人学技能,天天有提升’的良好社会风气,从根本上优化后寨村的人力资源结构,助力村庄乡村振兴建设。”徐光明最后激情满怀地说道。

新闻推荐

推行“一窗受理” 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审批流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变行政审批为主动服务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王钰淇王珊近日,胶州华御中医院为市行政审批局送来“新思想为人民服务新作...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