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焘与青岛的“幸福楼”建设(上)
1965年9月,一栋7层高的楼房在青岛市南区西广场落成。这是当年青岛的一件大事。 9月27日举行楼房落成剪彩仪式,时任青岛市委书记兼市长张敬焘亲临现场。乔迁新居的群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敲锣打鼓搬入新居。顺应民愿,有关部门将这片新家园取名“幸福楼”。此后,“幸福楼”的另外6个楼座陆续建成,形成青岛首片居民高楼群。
2008年7月,为建设胶州湾海底隧道和青岛东西快速路,这片楼房被拆除。 “幸福楼”虽已不复存在,但它与楼房建设倡导者张敬焘的名字却深深铭记在青岛市民心中,写在美丽青岛的历史上。
西广场棚户区
1960年代初期,在青岛市四川路一带,有一片低矮、拥挤、杂乱的棚户区,这就是当时青岛有名的西广场,居住着近万人。
西广场的前身是一片被称为 “下马虎窝”的贫民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青岛的德国人开始筑铁路、建码头,即墨、平度、胶州、日照等地农民纷纷到青岛出卖劳力。他们在四川路东北段海滩上搭建窝棚、毡房居住,被称为“下马虎窝”。
后来,贫民区发展到四川路西南段和团岛一带,窝棚、毡房逐渐被简陋木板房取代。农民劳工家属们靠捡卖煤炭、劈柴、废纸、碎铁等贴补生计,域内形成一处“破烂市”。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给这片贫民区取名西广场(意指西部广场)。1940年代初,一场大火烧掉贫民区。之后,其又逐步恢复,“破烂市”渐移至四川路、东平路、嘉祥路一带。
解放初期,西广场虽然整修过,但基本面貌未变。居民们多在工厂、码头、商店、手工业合作社工作,也有拉板车、摆小摊的个体劳动者等聚居于此。房屋多为木板、油毡结构,建筑密集,约有三分之一濒临倒塌。这么多人杂居一起,仅有两处大公厕和一个公共自来水龙头,入厕、接水都要排队。棚户区地势低洼,污水横流、脏乱不堪,下大雨房屋经常被淹,成为青岛脏乱差和水灾火灾事故频发区域。当时曾流传这样的民谣:“西广场,真奇巧,吃水要排队,屙屎要挨号。 ”
走门串户访民生
1963年,我国刚从经济困难时期走出,国民经济处于调整和恢复之中。在按照中央、省委部署,抓好青岛国民经济发展,张敬焘不仅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日常吃、穿、用等问题,而且致力改善城区居民居住条件。
他深入工厂、学校、码头、街道和机关部门,向工人、教师、营业员、居民和机关干部了解情况,想方设法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天,张敬焘带领有关人员走进西广场这一当时青岛最大的棚户区。时值盛夏,域内密不通风、十分闷热。他冒着高温酷暑,走门串巷细致察看和访谈。
他看到,许多小房子的墙是用炉渣、黄土、乱石等砌成的,房顶上用砖瓦、石块压着一些废旧纸壳、油毡纸、草席和杂草等。屋内空间狭窄、黑暗潮湿、异味扑鼻。就是这样的房子,许多人家也是祖孙三代挤住在一起。
看到这些,张敬焘十分难过和不安。他沉重地对随行人员说:“都解放10多年了,群众还住在这样差的房子里,不解决好实在对不起他们! ”他决心从西广场棚户区改造入手,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未完待续)
丁广斌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李潇近日,高新区交警立足辖区实际,采取“导、防、控、教”等四字方针集中开展道路货车超限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