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人民法院开启互联网庭审模式智慧战“疫” 司法服务不打烊

金胶州 2020-02-19 07:14 大字

法官护送进站□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张海洋

面对疫情,市人民法院不等不靠,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全部到位,全力开启互联网庭审模式,为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审判用网络院长来示范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因为突然接到单位的特殊任务,我要急着回去复工,现在又赶上疫情,本以为我这案子不能按时开庭了,没想到乔法官及时通过网上开庭,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2月14日上午,原告张某诉青岛某财产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通过互联网法庭顺利审结。作为该案的承办法官,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乔昌笙在得知原告的诉求后,第一时间与被告方取得联系,经过一系列庭前准备,原被告于原定开庭时间在互联网上相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案结事了。

自2月10日以来,市人民法院院领导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庭审理6起案件,其中调解成功3件、撤诉2件、当庭宣判1件。

据了解,在2月10日启用互联网庭审模式以来,市人民法院已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在线审理案件44件,其中开庭审理36件,成功调解11件。

三方“云间”连线“智”推刑事审判

2月13日上午,市人民法院利用三方远程视频庭审系统集中开庭审理了王某某容留他人吸毒等6起刑事案件,涉及容留他人吸毒、盗窃、猥亵儿童、寻衅滋事、交通肇事等罪名。

在法官的主持下,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依次发言,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有序进行,在合议庭合议后,6起案件仅用时2个小时,全部当庭宣判,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不上诉。本次集中庭审,既保证了当前疫情期间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今后刑事审判的方式做了很好地探索。

据悉,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市人民法院即对互联网系统操作、庭审流程、网络保障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研究部署,经过与检察院和看守所的系统进行对接,确保系统通畅稳定,成功实现了法官、书记员在审判庭,公诉人在检察院,被告人在看守所参与的互联网开庭模式,既减少了人员聚集,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又做到了全力保障刑事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出差被“隔离”“隔空”来庭审

2月14日,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人民法院在现有的电子诉讼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网上服务,强化远程服务,通过互联网开庭,成功审结一起涉外案件。

该案是涉加拿大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本开庭时间定在2月初,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规定的开庭时间无法开庭,因该案涉及标的额较大,原、被告双方都很着急,一再打电话给办案法官,要求尽可能按期开庭。为此,原告律师春节期间特意从老家黑龙江提前赶回胶州,准备开庭事项。但原告律师一回胶州,就接到通知要求隔离14天,他对办案法官打电话说:“本来想早回来处理此事,看来这个案子近期不可能开庭了。”

在挂断电话后,该案承办法官、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李伟立刻召集涉外合议庭人员,着手该案网上开庭的准备工作。2月14日上午,通过互联网完成了案件的庭审程序,并当庭宣判。

庭审后,双方当事人均对市人民法院的互联网庭审模式表示赞赏,对审判结果表示信服。原告律师更是激动地说:“真的没想到我在家隔离期间还能参加庭审,更没想到这个案子能这么顺利地解决!感谢市人民法院的法官们!”

风雪送归人

温情战“疫”情

2月15日,胶州火车站候车大厅内,三位市人民法院的少审法官和一位不停道谢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各位法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不太会说话,也没上过几天学,昨晚在值班室写了封信,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真的谢谢你们,我今后一定改过自新,好好做人!”说话间,眼角泛泪的少年从口袋里掏出折的四四方方的感谢信,并向护送他进站的法官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位鞠躬的少年名叫小昊(化名),今年刚满十八岁,他因聚众斗殴被判入刑,前一天从看守所刑满释放,因其身份证与手机还保存在原办案民警处,暂时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原籍济宁市某县的他,在全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当下,不知该何去何从。市人民法院的相关办案法官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开展护送行动,将其从位于即墨的看守所接到市人民法院。

小昊一案的办案法官臧辉艳介绍说,虽然经过多方努力联系上了他的家人,但因疫情与天气原因,小昊无法在当天返家,只能在市人民法院留宿一晚。院领导紧急安排机关服务中心主任李化涛对接物业,为小昊在门卫室布置了简易的住处。正逢强冷空气来袭,因小昊是夏天被羁押的,全身只穿着看守所的绿色保暖衣,办案干警王伟二话不说,立刻驱车回家拿来自己的衣物给小昊,并主动要求晚上在门卫值班。

次日清晨,大雪漫天,列车缓缓驶来,在小昊登车之前,上演了开头感人的一幕。

疫情隔开了距离,却隔离不了温情,犯错少年带着温暖与法官们的美好祝愿回到了家,在这次护送行动中,每一位真情付出的人都值得感谢与尊重。

如何有效帮教失足少年重回正途,一直以来是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市人民法院法官刘红介绍说,少审法官始终以“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理念为指引,立足案件审判,做足做好职能延伸,先后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社会调查、爱心帮教等制度,坚守初心,不懈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砥砺前行。

“民告官”庭审不断线为民情怀不打折

2月17日下午,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内,在主审法官刘婷婷的主持下,一起行政处罚案件通过互联网庭审的方式顺利审结,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协议。该案中,某运输有限公司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被相关行政机关予以处罚,运输公司对处罚不服,遂提起诉讼。法官审理后认为,该运输有限公司存在违法事实,处罚并无不当,但考虑到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影响,且其认错态度良好,情节轻微,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作出了变更处罚,运输有限公司同意立即缴纳罚款并息诉息访。该案的在线审理高效便捷,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点赞。

法官在庭审后介绍说:该案能通过网络形式顺利达成审前和解,是在特殊时期法院、行政机关为企业特事特办,同舟共济、共同抗疫的举措。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督促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希望企业引以为戒,早日恢复正常运营。运输公司也对法院和行政机关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守法运营。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人民法院行政庭积极以在线庭审方式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便利化服务,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同时保障行政审判始终在线,做到抗击疫情,庭审不停,积极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据了解,疫情期间,行政庭已通过“智慧”审判形式,在线审理案件8件,其中开庭审理4件,微信宣判2件,达成行政和解2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闻推荐

大数据助力抗“疫”复工备案系统上线

半岛记者李晓哲报道本报2月18日讯18日,为助力抗“疫”,青岛崂山巨峰科创已投企业青岛兮易依托为政府打造的数字化...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