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青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青岛早报 2020-01-22 07:26 大字

争取到2022年,基本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贸易制度创新试验区、国际产能合作引领区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2020年伊始,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青岛亮剑!继1月9日省政府正式批复胶州市设立省内首批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之后,昨日,青岛市对外发布《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建设意义、建设路径和建设目标。

4个意义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市发展和改革委以及胶州市经过一年的积极争取,成功推动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支持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放大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引领带动效应,对青岛更加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市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有利于发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平台;有利于发挥上合示范区作用,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双向投资新高地;有利于发挥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港、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等交通枢纽集成优势,突破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新通道;有利于发挥胶州市对外经贸和人文交流优势,夯实“一带一路”建设民意基础,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门户。

下一步,青岛将叠加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势,全面发力、创意突破,加快形成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势头和实质成果,形成对全市开放发展的引爆效应。争取到2022年,基本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贸易制度创新试验区、国际产能合作引领区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

四大亮点

形成对外开放总体格局

依托胶州市国家级和省级发展平台独特优势,形成一核引领、多区融合互动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主要有四大亮点:

在物流方面,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发挥海陆空铁一体化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功能,建设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

在贸易方面,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面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综合枢纽。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鼓励企业树立国际化视野,强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

在对外开放上,聚焦上合组织国家,拓展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强化政策、技术、管理、标准对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

在合作方面,弘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合作契合点,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树立合作典范,打造利益共同体。

5项任务

平台搭建等方面先行先试

在平台搭建、设施联通、国际贸易、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推进5项任务:

突出陆海统筹,发展多式联运。开展多式联运标准化试点,探索制定多式联运运输标准。推进多式联运设施联通,申建国家陆路开放口岸。大力发展冷链运输体系,申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胶东国际机场枢纽门户功能。争取更多国外航空公司执飞胶东国际机场。持续扩大“齐鲁号”欧亚班列运力运量,拓展中亚、俄罗斯方向国际班列回程货源,推动双向运行,探索国际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和发展国际班列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业务。

突出上合特色,拓展国际贸易。依托上合组织投资贸易青岛服务中心,探索服务贸易新模式,支持企业拓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推动形成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转口贸易基地,试点建设上合组织国家特色农产品进口(进境水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准入。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依托中国(青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和供应链、信息服务商。建成集通关、展示、交易、结算、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突出双向投资,开展产能合作。建设好柬埔寨斯努经济特区等境外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境外园区。引导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骨干企业到国外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贸易公司。发挥建筑、钢结构、铁塔等传统产业的集聚发展优势,深化产业投资和优势产能合作。鼓励电力装备、金属结构等优势行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争取交通、市政、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和人才平台载体支持力度,鼓励“一带一路”研究机构等智库平台落户胶州市。

突出资金融通,培育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发展贸易金融,培育、引进特色专业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未来金融研究院品牌,引进特华博士后工作站山东分站科研机构。建设上合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科技产业园、保险产业园等金融机构发展载体。创新金融政策,积极推行境外发债备案制,募集低成本外汇资金。探索实行外汇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企业外债注销登记下放至银行办理试点。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胶州市“一带一路”项目给予倾斜。

突出文化底蕴,促进民心相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竞技体育赛事、地方特色餐饮、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科技教育合作,探索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支持境外科研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先进技术在试验区落地转化。促进国际人才合作,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跨境人才流动制度,在出入境、签证和居留、就业许可、驾照申领办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支持。

名词解释

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以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以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为试验载体,覆盖胶州市全域。

新闻访谈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为何选址胶州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为什么选址胶州?胶州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有什么优势?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具体计划?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提出的一些针对性问题,市发展和改革委等相关负责人作出了解答。

市发展和改革委等相关负责人解答,胶州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可以说是量身定制,这基于4个方面:一是从胶州的历史渊源,二是区位优势,三是硬件设施,四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胶州目前已经打造出一条东接日韩亚太、西连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古和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形成了独特的交通优势。下一步,胶州将继续提升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在稳定现有国际国内班列的基础之上,开通国内首列哈萨克斯坦牛肉冷链班列等欧亚回程班列,加大回程,加密开行点对点的公共往返班列,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力争2020年中心站的作业量达到80万标箱。搭建空中 “丝绸之路”,增开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国家的国际客货的航班,提升机场客货的运量。同时,全方位打造国际贸易枢纽,持续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

本版撰稿 记者 王婷

胶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岛城办公楼市场进入“升级季”

租金同比降幅创10年之最——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