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路28号:对望火车站的百年记忆

青岛早报 2020-01-06 07:00 大字

2019年11月4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上发布一则 “兰山路28号车站饭店旧址外立面修缮方案批前公示”,让这座建于20世纪初、却又在21世纪之始遭受无妄之灾的百年老建筑重回公众视野。根据媒体报道,这次修缮是2016年由省文物局主导启动,对胶济铁路沿线近现代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修缮的项目之一,也是山东省“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

时光荏苒,岁月流年,是谁在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旁,建造了这座与之 “彼此对倚、互为借景”.的别致建筑?百多年来,耸立于路口的八角塔楼和巴洛克式的山墙之下,又发生过怎样不为人知的前尘往事?史料阙如,其详难尽,人们只能翻开厚重尘封的历史,在片语只言中寻找失落已久的城市记忆……

最早规划的商贸街区

德国租借胶澳后,土地测绘和城市规划也相继展开,兰山路28号所在区域也成为首批在土地拍卖前规划好的街区。根据时任建设总监格罗姆施(GeorgeGromsch,1855-1910)在1898年8月16日签署批准的 “关于栈桥与建设中的青岛火车站之间商贸土地规划草图”所示,这块位于章高元驻防时期(1892~1897)的旧校场东侧,被一条规划中的滨海大道与海岸线隔开的土地,将承担未来城市的商业与贸易功能。规划中的街区以栈桥为轴心,沿海岸线两侧布置地块。栈桥西侧因涉及旧港的启用而率先划分了8个街区,并用字母A至F来临时区别,今兰山路28号就位于其中的B街区。随着同年10月3日第一次土地拍卖的举行,这一街区的多幅土地在首轮竞买中就被期待已久的德国商人购得。

1898年9月22日,胶澳总督府再次发布公告,规定各街道与城区的功能,进一步确立了与沿海岸大街平行街道北侧的商贸街区定位。同时还要求,该区域可建设开放或封闭式的房屋建筑,临街房屋正面高度限高于18米,最高可建三层,但建材必须符合德国本土的规定。此时,因山东铁路公司董事会驻柏林的高级工程师盖德兹 (AlfredGaedertz,1853-1907)与在青岛的总工程师锡乐巴 (HeinrichHildebrand,1855-1925)对铁路工程领导权的争夺,青岛火车站的选址还一直悬而未决。最终,按照铁路公司与总督府达成的共识,车站从最初规划的地点向西移了约500米,恰好位于B街区西北侧。 1901年秋,青岛火车站站房主体竣工。半年多前的4月8日,青岛至胶州的首个区间也运行通车。来华多年的顺和(F.Schwarzkopf& Co.)、哈利(Sietas.Plambeck& Co.)、礼和(Carlowitz& Co.)、禅臣(Siemssen& Co.)等德国老牌贸易公司也相继在此前购置的土地上大兴土木,建造兼有营业、住宅、仓储等功能的房屋。

关于青岛这个最早商贸街区的功能,德国学者华纳(TorstenWarner,1961~)认为其用地定位非常缺乏远见。虽然当时应业主所需,为该区域敷设了一条便于货物运输的铁路支线相连,但在大港各码头相继投入使用后,这种配置与定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而街区与车站之间的站前广场,也因规划上的短视,方案几经变动,时至今日还是个无法完全解决的历史“败笔”。

来自胶州的神秘华商

1898年9月22日,胶澳总督府首次公布了将要拍卖的五个区域,并附带公布了图纸和建筑标准,其中就包括栈桥西侧的B街区。 10月3日,青岛开始首次公开拍卖土地,来自各地的众多商人参加此次拍卖会。位于威廉港大街(WilhelmshavenerStrasse,今郯城路)、霍恩措伦大街(HohenzollernStrasse,今兰山路)交汇处B街区显然也受到了德国商人的青睐。这幅约1368平方米的土地在此后就被拍出了。虽然此时火车站的最终位置还未确定,但众多慕名而来的德商已经看好了这个街区的商业前景。在他们眼中,显然这里在未来会是个蕴含着巨大商机和潜在财富的“聚宝盆”。后来的事实也部分证明了德国商人们的正确决定,火车站与栈桥西侧旧港之间的货物往来,以及筑港修路和城市拓展所需的人群与物流的到来,显然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气。时至今日,面对眼前这个人来车往、已经热闹了一百多年的路口,我们仍不得不佩服德国商人们超前的投资眼光。

根据1914年初出版的地籍图显示,此时兰山路28号的业主已是一位来自中国胶州的华商柴瑞舟(Tschai Jui-tschou)。关于这位胶州商人,但现存史料也没有直接记载,研究者只能从零散的史料中拼接起柴瑞舟的模糊背景……柴瑞舟官名柴维桢,字瑞舟(周),约生于19世纪70年代,祖籍胶州宝山镇上柴村(今属黄岛区)。据《增修胶志》所载,柴瑞舟的学历仅为候选监生,其知县加同知衔很可能也是后来捐纳所得。因其弟柴维桐 (字勤唐,1879~? )在广东曾任海康、番禺知县,署理廉州知府,而结识了曾任山东巡抚的两广总督周馥(1837~1921),并成了周的座上宾。周馥曾在《与王梧生柴瑞周同照一相戏题其上兼柬范中林诗伯》一文中称“柴子桑田多八井” ,似为在说柴氏之富有。 1910年,柴维桐调往东北,先后任奉天代理道尹、黑龙江榷运局总办、吉林官银号会办兼吉林省官产处主任等职务,柴瑞舟也追随其弟北上,曾任吉林殖边代表。民国成立后,柴瑞舟又为财政部筹备和经营炼铜厂,期间还因被逼行贿案发,致使时任财政总长陈锦涛(1870~1939)和次长殷汝骊(1883~1941)下台获罪。但柴氏与青岛,除了两处早年添置的产业,似乎并无太多交集。

巴洛克风格的商住建筑

后来的兰山路28号所在地块被编为93/60号,为一个北略宽南稍窄不规则矩形,其东侧96/59号地块属于中国官员赵耕禄(Tschau tsching lu),南邻则是梁青山(Liang tsching schan)的61号地块,位于路口的西北角与青岛火车站隔街相望。前海与火车站之间的区位优势大概可以稍稍抵消欠佳的朝向。根据早期的地图与老照片所示,至少在1901年的寒冷冬天来临之前,地块上的商住综合楼主体即已完工。显然是委托德国设计师打造的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华丽炫耀的巴洛克风格,高调张扬的装饰与精致富丽的造型,为开埠初期的青岛平添了一道别致的异域风景。

这座局部三层、附带塔楼与地下室的楼房建于花岗石砌筑的基座之上,面向火车站的西北转角处为整组建筑的视觉中心,设计师适当地嵌入了一座附带风向标的巴洛克式八角塔楼,既起到了引人注目的强调作用,也成了火车站钟楼的最佳对景。为增加整个建筑的气势与高直感,塔楼下方的三面外墙上等距设置了三组双联窗。两侧山墙上顶部的三角形山花,中轴处的装饰性圆窗、双联拱形竖窗,以及山墙边缘的涡卷纹饰,均体现出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二层设置了一处以转角为中心,向两侧延展的外阳台。阳台栏杆的装饰图案明显与众不同。德国学者华纳认为,这种几何形花格属于晚哥特式,素有鱼鳔纹(Vesica piscis)的雅称,是德国新文艺复兴建筑中常用的装饰元素。同时华纳还指出,图案中暗含了中国传统的葫芦造型,不仅寓意福禄、吉祥,还能够使人联想到“吃喝玩乐”。尽管这处阳台可为人们提供观海和俯瞰车站的最佳视角,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因分别面向西、北和西北,在青岛冬春两季显然无法使用。不知名的外籍设计师大概没有实地考察过这一地块,只是应业主的要求充分考虑到阳台的美观和面向火车站的观景作用,而忽略了实用性和青岛气候的影响。

楼房的两侧分别沿威廉港大街和霍恩措伦大街向南和东两个方向展开,联排的功能性单元为通常的“下商上宿”形式。应该是东面地块长度的限制,建筑的两翼并不对称,仅在南端用于塔楼两侧相同的装饰性山墙予以强调和收尾。每个单元的底层商铺入口居中,两侧设对称的拱形两联窗,墙体采用了等距的平行分割线予以装饰,单元二层的窗户也对窗套进行了刻意装饰。屋顶设有华丽、高挑的老虎窗,以利于阁楼的采光与通风。整座楼房的设计手法纯熟,临街的三个立面造型精美,充满了华丽的装饰和细致的艺术处理,展现出别致的光影效果。但在过分炫耀与张扬之中,也难免多少矫揉造作,与青岛随后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了明显的迥异。

德商经营的车站餐厅

因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为来自欧洲的旅者和游客,柴瑞舟自楼房建成起就出租给了不同的德国客户经营。塔楼之下,面向路口的单元最早被一个名叫科勒(OthonK?hler)的会计承租,用于开设一家餐厅。约1903年夏,里希特(PaulRichter)成了店主,并正式名为车站餐厅 (Restaurant zum Bahnhof)。 此后多德(JosephDold,1881~?)和克拉默(GustavKr?mer,约1874~1912)又先后接手。自1911年起,来自斯德丁(今波兰什切青)马特维希(RichardMartwieg,1879~? )租下了这家餐厅。曾在1号工部局担任辅助监督员的马特维希1902年就来到青岛,自1907年开始,他辗转干过多个餐厅饭店的经理。 1909年,马特维希与安娜·冯·德·埃肯(Anna von derEcken,1882~? )结婚,三个女儿也先后在青岛出生。

多年从事餐饮业的马特维希显然积攒了一定的财富。约1913年,他买下了柴瑞舟大楼北侧,隔街而望的351/338地块 ,用来建造自己的房产。或许这也是在1914年的商业登记中,已没有车站餐厅的直接原因。战争期间,马特维希被编入海军炮兵,成为一名鱼雷手。1914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马特维希成为战俘被关押在大阪战俘营,1917年又被转移去了德岛。他的妻女从青岛前往天津,后由上海乘船前往美国纽约,1919年12月,马特维希被释放,遂与家人团聚。

日本占领青岛后,将绝大多数曾属于德国人的官有或私有房产没收充公,并在随后拍卖给本国侨民。但属于华人的产业并未受到城市管理权更迭的太大影响。在德国势力从青岛退去之后,柴瑞舟又迅速把兰山路上这座大楼的房屋转租给了纷至沓来的日本侨民。根据1917年出版的《青岛写真案内》记载,取代车站餐厅的金二商会在战争结束后的次月即开业。 1915年2月,从事洗涤业的山东洗布所也在兰山路一侧的底层商铺开业。1927年,在一次公开的竞拍活动中,柴瑞舟将这座持有近三十年的房产售予他人。遗憾的是,房产易手后,我们就失去了关于这座楼房的记载,甚至连一张建筑的照片都无从找寻……而这期间还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尘烟往事,还有待研究者的继续发现和探寻。

命运多舛的百年地标

青岛解放后,兰山路28号大楼被收归国有,后成为铁路部门的职工宿舍。由于距火车站近在咫尺,不必再有通勤奔波之虞,因此也就成了当年许多“老铁路”青睐向往的居住地。由于疏于管理,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兰山路28号就已经彻底沦落为了破烂不堪的大杂院,至动迁之前的住户居然有112家之多。尽管如此,它却仍是火车站前的标志景观和许多外地游人对青岛的第一印象。研究者探访到一位20世纪50年代由京城调至青岛工作的长者,据他回忆,当年来青岛,因火车晚点睡眼惺忪的他刚一出站,就被兰山路28号与其周边不同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景致所吸引,长者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睡过了站,一路来到了外国。还有一位不具名的网友回忆,他的同事曾住在这座楼的半地下室。 1985年“9号台风”来袭,又适逢天文大潮,汹涌的海浪借助风势越过“六浴”的堤坝和太平路,把同事家中灌了个满满……

1988年2月,青岛火车站改建工程奠基。三年后的1991年8月,在城市的西边伫立了90年的老火车站站房和钟楼被“原样、放大、前移”至现址……火车站南侧,费县路、单县路、郯城路、广州路合围的老街区也以配合改造之名被拆迁。没有被列入范围的兰山路28号幸运地躲过了这一轮的改造。世纪之交的1999年,这座已近百年、摇摇欲坠的老楼终于立项列入改造日程,由于涉及历史优秀建筑的保护,由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的改造设计中,强调了对建筑整体的保护原则。因有原住户迟迟不肯搬迁,建筑的改造工程一直未能启动。 2001年8月11日下午约5时30分,一场无妄之火从大楼南侧的二层燃起,虽然及时进行了扑救,但火借风势,终将大楼的屋面彻底焚毁……

浴火之后的争议改建

大火过后,百年老楼的改造复建工作终于在当时的产权单位——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分局下属的多元经济发展中心主导下于2002年11月26日开工。由于遭遇火灾,导致了屋顶和部分墙壁被烧毁,使得改造方案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对原有建筑的屋顶、墙壁和砖木结构进行了拆除,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保留的元素仅剩转角塔楼,及西立面和北立面外墙。

通过测绘及建筑现状的分析评估,改造方案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墙体内侧进行结构加固,保留老楼的西立面和北立面,同时对墙体外侧沿街立面线脚进行保留修复。在实际施工中,西立面和北立面的墙体内侧增加15厘米厚的混凝土衬墙。沿街立面线脚因认为修复困难,被全部拆除,然后由专业厂家重新制作安装预制GRC (Glass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线脚。虽然新材料线脚比原线脚棱角更明显,但却失去了先前的柔和感和细腻度。在改造过程中门窗也全部替换,墙面也采用了更为鲜亮的现代涂料。

缺憾未弥的“换错顶子”

在兰山路28号的修复工程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巴洛克式塔楼的色彩改变。在原设计方案中,沿袭了火灾前的绿色塔楼,此方案也得到了规划部门的批准。但在实际施工当中,产权单位却擅自给总面积50多平方米的塔楼贴上了纯金箔。可想而知的是,此举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据《青岛晚报》当年的报道,产权单位认为,规划局的批复中提到了“包铜顶”,但未提到用什么颜色。而且他们也认为金顶并不好看,成本也高,但不知道为何更改了设计。晚报记者随后就此事又采访了规划局,据负责审批的规划局建管处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工程是严格按照规定,经过处务会、局长办公会两级审批后下达的审批意见书。

一周后,规划局建管处负责人约见了晚报记者,确认“换错顶子”属于违法建设。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下达批复意见时非常慎重,经过了三次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对于如何设计、维护、施工都进行了反复论证和研究。同时这位负责人证实,在下达的审批意见书中要求的是“包铜顶”。可建设单位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破坏了整体的风格,违背了规划局的审批要求,实际上形成了违法建设,他们将对这种行为进行查处。同时这位负责人也呼吁,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对历史保留建筑的伤害,是令人痛心的事情。希望有关单位能主动纠正和补救,以免造成长久的遗憾,也希望引起其他部门的注意,今后在历史保留建筑的修复工作中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然而,就在“换错顶子”的讨论日趋热烈之时,媒体承诺的后续报道却戛然而止。除此之外,2000年就被列入青岛历史优秀建筑的兰山路28号,也在这次所谓修复工程完成后就被从名单中删除。这大概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政府机构对此的态度与意见。尽管如此,这个被换错的顶子却仍缺憾未弥,就这样堂而皇之地一戴至今……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这座外旧内新的景观建筑又一次站在了改造的面前。根据修缮方案的公示,此次修缮将充分借鉴火灾前的建筑立面效果和细部设计,拟恢复2000年前的绿色八角顶,优化建筑屋项形式、增加底层基座墙裙、丰富门窗框、细化建筑细部线脚。不过有研究者也提出质疑,公示的修缮方案内容乏善可陈,缺少基本的施工细节。甚至连参考的历史图片也仅为20年前的,而不是真正的历史照片。不禁让人对此次修缮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今,我们的城市在时代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日新月异,新型的现代化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彰显出青岛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发展速度。而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也在不断地改变与更新,呈现出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在这座城市之中,新老建筑的和谐相处,正是时代发展的最好印记。而对老建筑的保护和善待,也是对历史、人文、过往的尊重与敬畏。老建筑的使用功能或许会被改变,但其被赋予的情感记忆及历史价值却不会被取代。在我们的城市发展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老建筑,发挥其在历史与人文方面的价值,并继续传承下去,或许也是城市在瞬息万变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之一。

感谢慕启鹏、孙建铭、王立军、谷青、臧杰、刘逸忱、袁宾久等学者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王栋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整理提供

新闻推荐

年关将至急等工钱多人讨薪遇难题

半岛记者潘立超随着年关将至,不少务工人员又遇到了讨薪难的问题,近期半岛都市报热线96663又接到了多位务工人员的来电,...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