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磨一戗岁月流淌半世纪 胶州69岁磨刀匠高师傅坚守老手艺

青岛晚报 2019-11-06 14:48 大字

“磨剪子嘞,戗菜刀……”以前街头巷尾经常能够听见的叫卖声,如今在青岛的街头巷尾已经很难听到了。在胶州胶北街道北关社区,69岁的高书田从事磨刀匠行业50余年,经他手磨过的菜刀和剪刀虽没有仔细计算过,但初略估计也有二三十万把。日前,记者辗转找到高书田老人,听他讲述磨刀生涯的平凡故事。

记者来到中云街道芙蓉居委会对面的栾记炉包铺门口,远远看到一辆老式“大金鹿”自行车,高书田的面前摆放着四五块磨刀石,两个老式工具包的表面磨损得面目全非。高书田坐在小板凳上,叉开双腿,一刀挨着一刀戗铲。随后,固定好磨刀石后淋上一些水,拿起菜刀开始磨,每磨三四十下,再淋点水在刀和刃上,降低温度又保持润滑。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磨刀,一转眼已经50多年,干了大半辈子的行当,一下子扔下觉得心里很不得劲。”据介绍,磨刀人自古就有,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法考证了。由于“磨剪子戗菜刀”的说法也有许多讲究,单独说磨刀,有着磨刀霍霍的意味在里面。为了避嫌改用了“戗”字,并且把磨剪子放到前头。高书田的老家在章丘,从17岁的时候跟着叔叔进了磨刀行当,一年后来到青岛独自闯荡,已经50多年了。

“菜刀的刃口要求是薄而光滑,因此要用工具铲平削薄,‘戗’在这里是镗铲的意思,即用特制的戗刀把菜刀表面铲平。”高书田说,由于以前的菜刀是手工打制,表面坑坑洼洼,刃口斜面不平,用刀时不方便,所以要铲平或磨光。戗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一把磨得好的刀,刀口是一条直线。磨刀时要先磨内刃面,角度保持也很重要,一定要将刀磨出刃来,但不能将锋口磨没有了,否则刀越磨刃口越钝。

在很多人看来,磨刀不是什么高深的手艺。其实不然,刀要磨得好用,有很多学问。根据刀的种类,磨刀的方法也不一样,从粗砂石、二细石、油石,再到细石,通常菜刀至少要磨四遍,这一整套工序下来,至少需要十多分钟。

“磨剪子也分为多种,如长剪、短剪和宽剪等。首先需要懂得这些剪刀种类,才能开磨,否则只是磨得光而不快,甚至还把刀刃磨坏。”高书田说,磨剪刀时一般要将剪刀拆解开来,分两个半片,一片片研磨。虽然不拆解开也能磨,但是磨不到剪刀里面,刀面的水平面就磨不平整,磨出来的剪刀就不会好用。遇到摔过变形的剪刀,还要给剪刀进行整形,保证剪刀剪口平整,咬口整齐划一,张合自如,才能保证顺溜的手感。

高书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政府每年都给老人发放补助,加上孩子们都很孝顺,生活上已经够用。可是他不喜欢闲着,就想到出来做点事儿,权当锻炼身体,也能服务附近居民。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马丙政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胶州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进行综合整治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水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胶州市公安局以全市集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