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发力让危重症患儿绽放生命奇迹

青岛早报 2019-10-25 06:13 大字

全省第一家新生儿NICU、国内率先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全省第一批危重症儿童抢救中心、半岛地区首个专门从事儿童内分泌代谢病诊治的专业科……30多年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无数个全省领先、国内前列在这里萌出成长、开枝散叶,无数的患儿和新生儿因为在这里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健康成长。无论是新生儿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还是小儿内科,在“催泪红包”光环闪耀下的3年里,所有的医护人员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把每一名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真心呵护,视若己出。

新生儿医学中心

抢救新生儿时间就是生命

1983年青岛市儿童医院建院不久,便成立了新生儿科。仅有的十几张床位和几名其他科室的兼职医护人员,这就是市妇女儿童医院业务副院长、新生儿医学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单若冰1985年刚入职时的记忆。30多年来,她与新生儿团队并肩作战,将新生儿科一步步发展壮大。 “从置办第一台儿童用呼吸机,到‘双程转运’大受好评,即使中间有诸多辛苦,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尤其是近几年,在催泪红包精神的鼓舞下,大家在工作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干劲了。 ”她告诉记者,让更多家庭得以完整,让孩子们活的更有尊严,就是科室里所有医护人员的使命。

成立全省第一家新生儿NICU

“当时科里的老主任是从上海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进修回来的,在他的带领下,新生儿科开始独立运转起来,也有了自己的医生和护士。 ”单若冰说,即便成立了独立科室,可在30多年前,新生儿科却依然是国内医学领域的“新生事物”,不仅人员和技术不足,接收的患儿更是寥寥无几。“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的观念不比现在,对新生儿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新生儿死亡率高居不下。 ”单若冰说,当年出生后孩子一旦被发现存在畸形、先天疾病等,家属就会放弃这个孩子了,即便想要抢救,也会因为技术落后等原因不幸夭折。

面临诸多困难,但新生儿科没有放弃。科室规模小?技术不够先进?没有任何经验?没关系,可以自己摸索着来!顶着压力,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科室里也逐渐置办了不少先进设备。“还记得当时科里进了一台‘绍兴牌’呼吸机,那是全青岛市第一台儿童用呼吸机。现在看来这台呼吸机已经老旧落后了,可当初这台机器真是挽救了不少孩子的性命。 ”有了设备,科室里便有能力去救治更多新生儿,到了1991年,医院成立了新生儿NICU,更是开全省之先河。一时间,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能力与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走入前列了。

走遍所有市区进行自我推介

1995年,单若冰到日本进修新生儿专业,而这趟旅程,在她看来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 “抢救出生体重五六百克的早产儿,国内即使在现在,都算是水平很高了,20多年前更是想都不敢想,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这种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了。 ”在日本学习了一年半归来,单若冰着手进行创新发展。单若冰表示,当时科里一年也就能收治200到300名孩子,有的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一名新患儿。

没有患儿,那便自己去找患儿!已经是新生儿科副主任的单若冰,带着科里的医生几乎走遍了全市范围内所有的二级医院、基层医院。“我们专门印了宣传册,告诉大家我们医院新生儿科有先进的设备技术,遇到危重新生儿不要轻易放弃,可以送到我们这救治。 ”单若冰说,当时交通远不如现在发达便利,都是坐火车、公交车去往平度、胶州等地宣传,但效果很明显,不断有家属送危重新生儿前来,新生儿科也逐渐扩大了规模。

“移动的NICU”广受欢迎

虽然这种自我推荐初见成效,可难题并没有就此打住。“我记得有个家长开车带着患儿从周边区市往医院赶,已经开到华阳路了,离当时武定路上的儿童医院已经很近了,但孩子还是停止了呼吸。 ”单若冰说,这件事情对自己触动特别大,因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是争分夺秒的,若是在赶往医院的路上遇到堵车、事故等特殊情况,对孩子都是致命的。

1998年开始,新生儿科就开展了“院前急救”工作,又称作“双程转运”,是国内第四家开展这一工作的医院。 “简单说就是,其他医院遇到不能救治的危重新生儿,可以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就会开着救护车过去接孩子。 ”单若冰说,救护车上有新生儿科的医生,接到孩子后第一时间在救护车上进行抢救,插管、打针等措施,这种转运方式也被称为“移动的NICU”。“其实需要转运的危重患儿非常多,需求很大。这种模式开展后,我们每年能够多收治几百名孩子,还分担了基层医院救治危重患儿的压力,受到基层医院的欢迎,孩子的家长也放心了。 ”单若冰说。

“院前急救”模式救人无数

“院前急救”推出后,新生儿科的工作量也日益见长,医生们白天照常上班,晚上还要承担转运患儿的工作,工作强度十分大。 “新生儿科医生经常晚上刚到家,就接到转运任务,直接从家里出发。找不到司机时,医院党委书记亲自开着救护车带医生去外地转运。 ”单若冰说,院前急救转运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当时还没有胶州湾隧道,遇到黄岛的患儿,我们都要搭乘轮渡过去。 ”单若冰说,遇到轮渡排队、满员等情况,轮渡工作人员听说去黄岛转运患儿,无论白天黑夜,都会给我们“一路绿灯”。热心慈善事业的香港企业家万家麟先生也曾给科室捐赠了一辆转运救护车以及其他医用品,让这条转运之路更为畅通。如今,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转运工作已由“双程转运”发展为“单程转运”。 “这样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在转运途中我们会随时对各下级医院进行指导,到院会给患儿开通绿色通道。”单若冰说,“院前急救”模式在全国被迅速推广,不仅给医院树立了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单若冰还积极申报了 “危重新生儿系统救治工程”课题,得带广泛关注。同时,“院前急救”打通了医院与下级单位的交流通道,在这一基础上,科室与全省范围内的70多家医院成立了“院前急救网络”。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得益于这种转运模式,可以说救人无数,许多抢救过来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二十多岁了,我们也觉得很欣慰。 ”单若冰还说,院前急救也带动了产科的发展,“很多危重孕产妇选择在妇儿医院生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出生后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而且后来不仅危重新生儿会来到医院进行救治,各个年龄层的危重患儿都会第一时间送来儿童医院,包括后续治疗也都会在院内进行。 ”可以说,随着转院工作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科成为全院的一个“枢纽”,将产科、儿科、儿保等科室连通了起来,也推动了全院业务量的大力提升。

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已达90%以上

“后来我再次去到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访学交流,对接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学习提升,开拓新业务。 ”单若冰说,进入2000年开始,科室就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定期派遣医护人员赴日本、加拿大、德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儿童医院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学科能力。 2011年,医院搬迁到新原址后,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立了“新生儿医学中心”。

“这几年来,科里每年收治的患儿数量都在不断攀升,在2016年达到数量最高峰,一年间收治患儿5000多例,其中NICU就有将近2000多例患儿。 ”单若冰说,如今,新生儿医学中心已是山东省卫生重点专科,青岛市十大重点学科,抢救成功率已达90%以上。

新闻推荐

倡导文明养犬,狂犬疫苗免费注射 胶州市开展“狂犬疫苗免费注射”活动

半岛记者刘静通讯员周兆崎报道本报讯近年来,养宠物已逐渐成为时尚,社区里养狗的也越来越多,秋季是狂犬病的多发...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