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炭车”到地铁出行 从交通工具变化见证岛城公共交通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行驶在莱阳路上的6路汽车。由于燃料短缺,当时很多公共汽车车顶上顶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
20世纪80年代,招手即停的小公共汽车。
叮当车、电动车、双层公交车……如今的公交车型越来越多。
随着地铁的开通,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追溯:
早期公交是达官贵人坐
追溯青岛公交开启时间,雏形应该在上世纪初。早在1904年麦克伦堡度假别墅正式开放之前,青岛就已经有了市区往返崂山的汽车货运业务,汽车在运货的时候会顺路捎送少量乘客去崂山公干或游览,这便是青岛公交线路的雏形。
1910年,随着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诞生并运营,中国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行业正式开启。1912年,青岛开始有了德国人经办的客运站“汉斯机器车公司”,两年后,日本侵占青岛,外商和华商开始在青岛经营汽车营运车,这时的汽车车型就成为铁壳车了,可载8到12人。《青岛思往录》中称,青岛公交车真正发展起来是在1926年左右,车行有公办和私办两种。1926年7月,青岛“青蚨汽车公司”开辟了大窑沟—码头—台东—四沧—李村等行车路线。然而,“当时乘坐汽车的人群,主要是德国人和中国的达官贵人,一般的百姓首选人力车,稍有钱的人会选择马车”,可见公交车当年并不甚盛行。1933年12月,市内各汽车行总计开辟客运线路10条,以大沽路为总站,分别开往台东、四方、沧口、李村、仙家寨、板桥坊、女姑口和流亭等处。1934年7月5日,青岛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45年,青岛市政成立了山东省公司青岛分公司市内交通站,此时,一批旧轿车涌入青岛,有人将其改作小型公共汽车,可以说是小公共汽车的前身。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成立了市区交通站,经营路线为3条:东镇至中山公园;大窑沟至四方;大窑沟至沧口,营运里程26.4公里。“一五”(1953~1957年)期间,增开青沙南线、青汤线、青北线、四方至李村、小鲍岛至中山公园、东镇至浮山所、大港至西镇、东镇至王哥庄等8条线路。
回忆:
遇到大坡乘客得下车
八旬退休公交司机王熙道(1971年开始开公交车)曾告诉半岛记者,大约在1952年,青岛市的3路车和15路车都用过烧炭车,“一米多高、一米来宽的一个大炉子安在车屁股上,车出发前先把炭填好。遇到坡大的时候,司机还得停下车,跑到车尾先摇上一阵子,等火烧旺后,就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从而形成动力。如果遇到太大的坡,乘客就得下来一部分,走上坡,再坐上车,有时还得帮忙推”。这种动力不足的汽车很快就被淘汰了。青岛还有过烧柴油的公交车,1960年开通无轨电车,之后由火车站到市立医院一条线路增加到1999年底,2路、5路、30路三条电车线路。
王熙道最初开的1路车型是四平客车,玻璃很小,最多可以乘坐80人。1975年,改开3路车,这时候的车型是大万国车,美国货车的车头,交通公司改装成客车(样子有点类似现在的大鼻子校车)。“车非常有劲,在当时很先进的。空间小,能容纳三四十人”。王伟(307路公交车司机)1989年接父亲王熙道的班开3路车,“当是开的是上海生产的大通道车,三个门,都可以上下。后来是青岛生产的大通道,两个门的”。
改革开放后,公司运营线路和线路里程都有了飞跃式发展,说四通八达一点也不为过。现如今,快速路、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等的连接让青岛市区不断扩大,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也使马路变得非常繁忙,早晚高峰期有的路段堵得水泄不通,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凸显了青岛城市发展的步履之匆匆。
文/半岛记者张文艳图/半岛记者孟达(老照片均摘自青岛档案信息网)
小细节,大时代。从公共交通尤其是汽车的发展中,可以看到青岛70年的腾飞历程。
马路上的大辫子电车、海边的叮当车,复古中透着时尚;电动车、双层巴士,是公交车的新尝试。回顾青岛公交历程,超过百年;新中国成立后,公交线路网状增加,车型多样,发展速度加快;加上如今的地铁开通,新机场兴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地底下“游”的,全方位立体交通贯穿岛城,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度。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王斌今年9月是全国第42个“质量月”,主题为“共创中国质量建设质量强国...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