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革新共建共享 青岛西海岸新区构建五大体系 彰显共治新格局
□李涛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70年风雨历程,从百废待兴之地到百业兴旺之城,从胶州湾西岸的沿海渔乡到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连年增多,社会结构加快分化,利益诉求更加多元。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更高要求,2014年6月,新区获批伊始,便率先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治”道革新之路,结出累累硕果。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折射出的却是内涵之变:工作理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指导思想从重发展、轻治理向发展与治理并重转变,镇街工作重心从抓招商引资向抓社会治理转变……围绕办好百姓身边事,解决群众的诉求这条主线,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刀阔斧地推动全域治理体制改革,推动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构建起立体化组织、系统化标准、专业化运行、多元化共治、法治化保障社会治理五大体系,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
善弈者谋局,改革者惟进。
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之初,以“善治善成”为使命的区社会治理中心应运而生,开启了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底层设计广接地气。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做实党委统筹、政府负责、多方联动的治理体制,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
在区级层面,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区委书记任主任的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下设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四个专门委员会。创新设立全国第一家区级社会治理中心,统筹领导社会治理工作。在镇街,改革创新镇街行政管理体制,设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社会治理中心和联动指挥中心,统筹辖区综治、维稳、司法、信访、矛调等社会治理工作。在社区,重组了“一格(社会治理网格)一站(社会治理工作站)一居(社区、居村)”社区治理架构,社区书记是社区治理第一责任人。
立体化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构建起来后,如何高效、有序、规范运转,形成社会治理工作长效机制,青岛西海岸新区深谙“得标准者得天下”。系统化的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应运而生。
注重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制定网格划分、网格职责等标准规范,构建网格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诉求处置标准,制定“1510”公众诉求处置、三级督办、分析研判等制度,被确定为山东省公众诉求处置标准试点单位;建立社区治理标准,在全国率先制定社区治理25条标准;建立平台建设标准,开发具备指挥调度等十大功能的智能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形成信息汇聚、智能流转、指挥调度、统筹考核、分析预警“五大中心”建设标准。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坚持把管理、服务和资源向社区下沉,青岛西海岸新区还构建起专业化社会治理运行体系,全覆盖、全天候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从治理的最小单元——“网格”来看。通过不断升级基层网格,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实施全域网格组团治理,整合城管、安监、环保、交通等十多个部门网格,把全区划分为1309个社会治理网格,实现多网融合、一网覆盖。同时,建立“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X名兼职网格员”的网格组团化治理体系,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整合行政效能等28条政府服务热线,以及省市热线等11个群众诉求受理渠道,设立“67712345”一号通平台,实现民生诉求一口受理、限时办结;探索街呼区应联动,深度开发区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功能,建立“街呼区应、上下联动”响应体系,镇街通过“响应”平台向区直部门实时呼叫,区直部门快速响应,及时与镇街联动,限时解决问题;强化智能平台支撑,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建设区、镇街、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整合全区基础数据资源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库……让群众诉求有地儿说、不白说,社会治理才能“治”到点子上。
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唐岛路社区的“心连心”社会治理公益联合会,发现和普通“各自为政”的多元治理主体不同,这里仿佛是一个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同心共建的“大本营”:大家可以在这里分享办公区,共享各方资源,商议社区大小事,联合开展各项活动……
“现在社区的服务太丰富了,说都说不完,不管大事小事,在家门口都能解决。”唐岛路社区居民刘月芳对联合会的成立赞不绝口,纠纷调解、治安巡逻、心理服务、家电维修、义诊义剪、各类培训、活动报名咨询等,不断提升着辖区居民的获得感。
无独有偶,如今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已经融入到社区治理的基层实践中。“目前社会治理联合会已经覆盖全区各个镇街,从基层实践看,联合会的成立,在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搭建起了供需精准对接平台,让企业、学校、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服务‘围绕居民转’,一批矛盾顺利化解,社区活动日益丰富,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有效提升了服务居民的社会化水平。”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中心社会协同科负责人张涛告诉笔者。
由是观之,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的“管治之变”,为社会发挥出应有的活力提供了优质土壤。党建引领、群团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青岛西海岸新区逐渐构建起多元化社会治理共治体系,将政府“单向管理”的“独角戏”,演绎成政府社会“双向互动”的“大合唱”:切实加强党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以区域化党建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建共治,打造社区“红色物业”和“红色业委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工会、妇联、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每个镇街都建立社区社会治理联合会,创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5+X”规范标准,目前,全区已有1500余家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群体加入联合会,参与社区服务;制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积分管理办法》,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广纳民智、广聚民力。
“法治兴则善治保。”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助推器。全国率先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制定出台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将社会治理纳入全区年终考核……西海岸构建起法治化社会治理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制度保障和监督保障。
全力办好百姓身边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于社会治理创新,“办好百姓身边事”从来都是其核心目的。
回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治”道革新之路,也从未偏离办好百姓身边事,解决群众的诉求这条主线。今年3月,在全区掀起的“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热潮,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温度和为民情怀。
家住西海岸峨眉山路与榕江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孙涛是受惠于“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的切身感受者。以前,因峨眉山路小学南侧道路未硬化,北侧道路人行道乱停车,孙涛每天都忧心自家孩子上、下学的安全,而今年3月底在区社会治理中心督办研判大厅的一场涉及7个部门的现场督办,彻底解决了孙涛的后顾之忧。“通过召开调度会进行督办,我们最终达成解决方案,由长江路街道负责道路日常养护,青科控股集团负责在人行步道上安装防护栏,防止乱停车现象,保障学生安全通行。”区社会治理督办研判中心督办员史康虎说。
“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开展以来,区社会治理中心通过市民投诉、网格巡查等途径,梳理涉及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等9个领域50类具体事项,“针对反复投诉和热点焦点问题,我们经过分析研判,将其列入‘重点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进行动态管理。中心还建立了集中销号工作机制,确保解决一件、销号一件,一批群众反映的民生事项得到了妥善解决。”区社会治理督办研判中心负责人夏峰告诉笔者。
笔者了解到,“办好百姓身边事”集中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梳理群众身边事项21万余件,涵盖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满意度90%。其中,梳理“重点问题清单”11批次,截至目前,1—10批次1996件重点问题清单已办结1958项,办结率98.10%。一张张“民生清单”对应着西海岸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一项项百姓身边事的解决背后是西海岸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解读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治理五大体系,既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也是“先行先试、善作善成”新区精神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仍将以民为本,常怀为民之心,笃行利民之举,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力争走在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前列。
新闻推荐
惊人!俩“80后”老太高速上逆行 警方赶到时三轮电动车正因电瓶亏电抛锚超车道
民警找到逆行的三轮车。(交警供图)半岛记者刘玉凡报道本报9月23日讯9月18日下午4时左右,胶州湾大队二中队在胶州营...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