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中的“清凉”保障

金胶州 2019-08-08 07:52 大字

环卫工人领取爱心午餐□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刘民军通讯员孙思思高逄绪姜鲁

烈日当空,高温蒸煮,走在马路上不一会就汗流浃背。战高温,斗酷暑,如何战?如何斗?细想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制度保障。避开高温时段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温度超过35℃,建筑工地一律停止施工。包括市政工人在内,上午提前上班,下午推迟下班,尽量避开中午高温作业,尤其是铺沥青时间,尽量采用一早一晚。环卫工人也采用类似措施,延迟了下午上班时间。一线执勤交警则增加了换岗频率,保证每位执勤交警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上述措施的贯彻执行,无疑是最重要的保障。

其次是设施保障。走在大街上,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了,在公厕旁、公交站牌旁以及部分店面,冒出了很多环卫工人休息间和户外职工驿站。里面都配大桶水、应急药箱,若是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进去取水、用药。据统计,全市这样的休息点和爱心驿站有上千处。

最后是人文关怀。各部门、施工单位都加强了高温作业培训,同时为户外作业人员发放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毛巾等防中暑降温药品、物品等。市总工会等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也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防暑降温大礼包”,送到各个户外作业点,在炎炎夏日中带去了丝丝清凉。

发展为了人民。当一线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障,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更有人情味。有人情味的城市,也自然为更多的人所向往。

新闻推荐

国际帆船周海洋节周五开幕 7大板块50项赛事,参赛人数历史新高

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活动情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晓鹏通讯员袁华强作为青岛国际时尚季的十大...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