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与老青岛
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她兼容南北,会通中外,从她开埠始起,不但受到国内各地人的向往,也吸引了外国人来这里工作、生活。
现隶属于青岛市的胶州、即墨、平度等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就连崂山,也早就名扬四海。可是,青岛老市区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百多年前,归即墨县仁化乡管辖,基本上还是处于原始状态。荒凉的海滨,稀疏的村庄,几乎没有成型的道路,交通闭塞,极少与外界交往。
然而,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造船工业和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一些欧洲国家频频派出船只跨洋考察、访问,这期间就有到访过胶州湾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英国军舰驶抵即墨县的海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兵船更是多次到胶州湾海区游弋、停泊。 《海道图说》中有明确记述,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船只曾在现今的青岛前海附近停留。除了英国,1895年冬天,俄罗斯10多艘军舰也在胶州湾逗留多日。既然有船只抵达青岛近海,船上有人登陆上岸,也就在情理之中。至于德国人,有资料记载 ,1868年 至1872年之间,德国人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曾现身青岛老市区,实地考察这里的地貌、地质及矿产资源等情况,这是踏上青岛老市区这片土地有真实姓名的第一个外国人。十几年后,又有德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斐朗丘斯来到青岛老市区一带活动,进一步考察了青岛地区的海河、地质情况。就是这两个德国人的到访、考察,为德国最高当局提供了胶州湾的情报,坚定了德国统治者图谋青岛的决心。
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随即开始大力开发建设青岛,这样,不但招徕了大批国内人民来这里工作、生活,也引起一些外国人的注意。青岛宜人的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由港的定位及城市未来的前景,成为某些外国人向往的地方,于是,他们跨洋越海、不远万里,来这里谋生发展。
德占时期
德占时期,在青岛的外国人自然要属德国人最多。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有德国驻军2273人。德国侨民1531人。青岛的德国侨民,有官员、教会牧师、建筑工程师、高级机师、医生,有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也有在青岛开店的商人。
同年,在青岛的外国人有:日本167人,英国32人,美国19人,俄国16人,印度11人,其他23人,总计268人。
德国在青岛的十七年(1897-1914),给青岛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记。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青岛的港口、铁路、道路等方面,现在仍保有当年开创时的痕迹。青岛被称为“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与德国时期修建的下水道有关。德国在青岛的水师俱乐部,见证了中国放映电影的发端。坐落在常州路上的欧人监狱,向人们展示当年关押犯人的情景。青岛山的炮台,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一百多年前德国人作战使用的大炮,以及完整的地下指挥所。而邻近炮台不远的万国公墓,虽然已经消失,但不会从青岛历史的记载中消失。
谈谈万国公墓。德国占领青岛后,有其长远的打算,德国人死后问题,也在其考虑之中,于是,在1901年修建了欧人公墓。公墓位于青岛山的东南坡(百花苑的东北方面),现京山路的中段,占地数万平方米。开始,只埋葬德国人和外侨,所以称为欧人公墓。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修订公墓埋葬章程,规定,非欧美人在有关部门核准、发照、交费后,也可在此下葬,这样,公墓里也就有了中国人的坟墓。由此,公墓改称为万国公墓。
公墓中埋葬的较有名气的人有,德国第二任青岛总督保尔·耶士克;德国海军陆战队营长约汉尼思·克里思特少校;传教士、汉学家、植物学家福柏。中国人中大多是有钱、有头面的人物,据说,梁实秋的小女儿埋葬于此。
1926年,万国公墓加筑围墙,增设铁门,门内有供祭奠、祈祷用的房子。公墓环境优美,坟墓造型各异,独具匠心。墓碑用大理石制作,有黑有白,高低不一,顶尖为方尖,直逼上天。有的在墓碑上嵌镶死者的浮雕或照片,有的安置十字架。整个公墓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充满异国情调。笔者在“文革”前曾多次到过万国公墓,那时,京山路上行人很少,冷冷清清。公墓已无人管理,大门洞开,门旁的房屋空空荡荡。园内坟墓尚在,墓碑依然,但布满尘灰。园中小道坑洼不平,杂草丛生,四周空无一人,满目荒凉,令人不得久留。
万国公墓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坟墓被挖掘,墓碑等被当作石材用于作墙基或铺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包涵浓厚文化底蕴的场所,就这样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像青岛万国公墓埋葬外国人的墓地,在中国并不多见,如果保留至今,定是一处吸引人的旅游景点。
还有,不得不说一下青岛众多的欧式建筑,市人大、政协机关大楼、广西路上的“红房子”等楼房,让人们领略到欧洲风情。福音教堂(江苏路)里的大钟的钟摆,依然“嘀嘀嗒嗒”地摆动。特别是德国总督楼,这座雄伟典雅、美轮美奂的楼院。据说,二三十年前,有一个德国人在参观了该楼院后,十分感慨地说,“现在在德国,也很难看到如此纯正的德国建筑了。 ”
当然,我们还不会忘记青岛人赖以自豪的啤酒,在继承了德国人的配方、工艺的基础上,青岛人研发、创新、制造出的青岛啤酒,飘香全世界。
第一次日占时期与20世纪3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与德国交恶,1914年年底,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统治者的变更,导致德、日两国在青岛人数的大转换,德国驻军走了,德国侨民也大量回国。而只有一海相隔的日本人,却趁机涌入青岛,1914年在青岛的日本人约3000多人,1915年,猛增至14000多人,1917年达到19260人。当时,青岛全市人口不过20多万,也就是说,日本人几乎占了青岛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青岛区划面积各时期不同,大部分时期只含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和崂山县,与现在大不一样)。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但是,因为日本人在青岛仍保留许多特权,他们的工作、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日本人在青岛的人数虽有减少,但不是太大,维持在10000人左右。
青岛从回归祖国,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工商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不错,成为中国华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国家的侨民来到青岛。1934年,在青岛的外国人统计如下:日本:10965人 德国:319人 美国:287人英国:250人 法国:38人 俄国:743人朝鲜:612人 意大利:2人 丹麦:25人波兰:6人 捷克:4人 希腊:12人奥地利:2人 比利时5人 匈牙利:3人瑞士:2人 葡萄牙:2人 委内瑞拉:3人罗马尼亚:1人
总计:户口7276户,计13281人,其中,男性7528人,女性5753人。
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苏联成立,取代俄罗斯,按说,这里的“俄国”应该指的是“苏联”,但是,事实并非这样。在青岛的这些人,是“白俄分子”。白俄,不是白俄罗斯,而是与十月革命红色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些原来的旧俄贵族及不满革命而逃离苏联的人,他们不承认自己是苏联人。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俄罗斯籍的犹太人。在当时的有些资料中,往往把白俄分子和俄籍犹太人列为无国籍人员。
20世纪30年代,日、美、英、法等十几个国家,都在青岛设有领事馆。
抗日战争日本占领时期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于1938年1月再次占领青岛,大批日本人随之来到青岛。 1941年,伪青岛市警察局对青岛外侨情况调查、统计如下:日本:31895人 朝鲜:2577人 台湾:142人美国:197人 菲律宾:10人 英国:232人法国:19人 德国:258人 意大利:8人捷克:8人 丹麦:7人 希腊:7人荷兰:7人 瑞士:7人 比利时:7人波兰:23人 匈牙利:10人 罗马尼亚:5人南斯拉夫:3人 芬兰:4人 挪威:2人伊朗:10人 乌拉圭:2人 苏联:27人乌克兰:2人 立陶宛:8人 爱沙尼亚:3人拉脱维亚:7人 白俄:836人
总计:36323人,11085户,其中:男性 ,19982人,女性, 16341人。
这里面某些国家的情况有点复杂,需要说明一下。1、朝鲜(包括韩国)、台湾当时被日本占领,受日本统治。2、菲律宾是美国的属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3、乌克兰1922年已是苏联的加盟国。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940年被苏联吞并,也是苏联的加盟国。 4、白俄中有200多人是俄籍犹太人。
以前,我们对青岛犹太人的情况知之甚少,现有资料显示,早在德占青岛时期,就有犹太人来到青岛,不过被划入德国籍之列。十月革命后,随着大批白俄逃离苏联,其中包含不少犹太人。
在青岛的外国人(包括犹太人),以作高级职员、工程师、医生、从事进出口贸易、经商的居多。据当年的报道,白俄中的女性有从事色情的,朝鲜人中有贩毒的。至于日本人,由于人数太多,干什么的都有,包括臭名昭著的“日本浪人”(流氓、无赖)。
在此期间,在青岛的日本人,如果再加上在日本占领下的台湾人和朝鲜人,总数达三万七八千人。日本对青岛觊觎已久,特别成为重要口岸及通往山东腹地的商埠后,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个来过青岛的日本人,曾写过这样的诗:“他乡喜遇故乡人,置酒同来话旧新,青岛最宜伸国力,商权胜得执鸿钧。 ”他直言不讳地说,青岛是最适合日本扩充势力,特别是掌控经济命脉,进而染指全中国的地方。而日本平民百姓,因青岛与日本相距不远,解放前,青岛至日本的长崎有定期的航班,交通方便,因此也很愿意来这里生活、发展。
当年,老市北区是在青岛的日本人居住集中的地方,特别是聊城路、大窑沟一带。日本商店、日本药房、日本人的娱乐场所……先说餐饮业,日本人开的饭店,一条短短的临清路上,竟有二三十家日本料理。临清路上的料理全是清一色的、正宗的日本菜,如高级寿司、鳗鱼、河豚、“鸡素烧”等,基本上专供有钱的日本人消费。除此,在夏津路、聊城路、市场二路、三路等地方,有日本人经营的、面向日本平民及学生的饭店,供应“便当”(大米盒饭,有米饭、鸡蛋、小咸菜等)、“木鱼汤”(将干鱼削成像木花一样的薄片,煮制成汤)、日式面条等。也有为数不多的、日本人开的西餐馆和中餐馆以及茶座、咖啡馆。
商店。解放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位于市场三路上的原青岛妇女儿童商店,是当年日本人在青岛经营的商场,其规模,在当时完全称得上超级市场,商品应有尽有。日本人开的一般商店,在老市北区随处可见。电影院。在大窑沟就有二家,一是“青岛映画”,(后来的青岛电影院,在李村路),一是“电气馆”(后来的东风电影院,在市场三路),当时,全青岛电影院不过五六家。教育方面。在青岛,专为日本人开办的中、小学及专科学校有七八所,集中于老市北的有三四所。庙宇。建在贮水山的日本神社(青岛人叫日本大庙,已拆除),每逢日本人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活动,是日本人必到的地方……
在抗日战争日本占领青岛期间,聊城路一带随处可见室内的“榻榻米”、满马路穿着和服的身影、以及清脆的木屐声。日本人来到这里,如鱼得水,无异于生活在自己的家园。
美国驻军时期
抗日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日本人被遣送回国。1945年9月,美国海军进驻青岛,人数达二三万人之多。美国大兵岀没于妓院、戏院、咖啡馆等娱乐场所和繁华街头。美国士兵在青岛频频惹祸,调戏妇女,刀刺洋车夫。美国汽车接连发生交通肇事,死人、伤人的事常有发生。美国在青岛驻军,虽然时间只有四年多,但影响广泛,面包、美国糖果、可口可乐等以前老百姓极少见到的东西,经常出现在街头。还有,英语流行,拉洋车的,因常与美国兵打交道,都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就是我等七八岁的小孩子,也常常将“孬”“孬”(no)挂在嘴边。
这时,据统计,又有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印度等国的少数人来到青岛。到青岛解放前,随着美军撤离青岛,大多数的外国人也纷纷走了。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李伟豪报道本报讯6月27日早,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葛家庄村的王老汉驾驶电动三轮车在204国道三官庙村路段...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