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合示范区,感受新生的力量
□本报记者白晓宋弢
本报通讯员李颖慧
从青岛市区出发,沿环湾路、青兰高速一路向西北,在营海口下高速,折向胶州市尚德大道,再一路向南,跨过一道有着标识的巨大拱门,1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
放眼望去,塔吊林立,项目栉比。自上合示范区获批建设以来,青岛及胶州市全力推进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示范区建设蹄疾步稳,全面起势。一年来,这里已聚集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拟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约57亿元。
物流先行,打造多式联运中心
7月25日,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内,青岛海关关员杜朝蓬正在对出境集装箱进行检查,这趟装载着来自东南亚的棕榈油、日韩的机械设备以及青岛的汽车零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这里出发,十余天后抵达哈萨克斯坦。
对于全新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如何落地?经过反复思索、研判,确定物流率先突破。“示范区地处青岛海、陆、空、铁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里发展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上合示范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郝国新说,“我们整合济铁胶州物流园、中铁联集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青岛港等多方资源,打造了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
物流通道的贯通让贸易也活跃起来。“现在贸易企业参与积极性增强了。”中铁联集青岛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学伦发现,新疆鸿运达、远洋大亚等10余家企业先后进驻多式联运中心,中外运等50多家“多式联运承运人”开办运输业务,一个国家商贸型物流枢纽逐渐显形。
经贸主导,拓展国际合作
不久前,来自摩尔多瓦的瓦列里在上合示范区注册了外商独资企业——青岛罗志尼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同时,上合示范区专门为其提供了办公场所。
“从工商注册、拿证到银行开户只用了3个小时,值得称赞!”瓦列里说,“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建成产品展示区、对接线上线下客户,还给我们提供人才公寓、用餐和出行的便利,帮助我们解决未来客户的接待问题。”
郝国新告诉记者,示范区成立4个工作推进小组,有针对性地分赴各地考察交流。目前已完成俄罗斯等9个国家走访,在莫斯科等6个城市设立商贸代表处,联动俄罗斯青岛工商中心等驻外机构,统筹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
据介绍,通过设立国际商务中心,上合示范区积极吸引上合组织国家工商会、商会等进驻,招引对上合组织国家有贸易实绩的企业集聚。目前示范区共有贸易企业228家,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贸易企业40家。同时,引导本土企业开展产能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对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累计投资项目1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4.8亿美元。
打破体制枷锁,完善服务支撑
面对上合示范区这一历史机遇,只有创新才能赢得主动。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制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案》《功能区职员制改革方案》,实施“管委会+公司制”管理模式,扁平化分级负责,其中29名工作人员完成职员聘用。
打破原有体制枷锁,更需建立完善服务。上合示范区成立法律服务委员会,建成“检察服务保障暨法治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强化示范区的法律支持;与人民银行、蓝橡资本达成合作意向,揭牌运营示范区金融服务中心,与交通银行等10家进驻机构代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上合一号基金,其中一期10亿元资金已正式运营,完善金融支撑。上合国际贸易大厦、博览中心等12个面向上合国家的载体类项目加速启动或建设。
“当然,一周年的上合示范区还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孩,它的发展前景远不止眼前所看到的这些。”郝国新表示,上合示范区作为一个双向桥头堡,可以延伸到无限。而这个无限不仅是地域的链接,更是合作体系和模式的包罗万象。
新闻推荐
在岗1分钟他就要干好60秒 上马交警中队民警韩同举一线执勤27年,未出现差错
韩同举在指挥交通。文/图半岛记者张彤“等一等,让行人先过。”“别着急,等绿灯亮了再走。”中伏天,地表温度最高达四...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