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市场化、法治化等关键词,城阳区推出多项创新性举措 对标深圳,重塑发展新“生态”
“深圳各个行政服务大厅,提供贴心的免费复印服务,市民办事不用来回折腾。小小一张复印件,丈量出了政务服务的‘走心’……”置身深圳,作为青岛市首批赴深圳的体悟实训干部之一,城阳区住建局副局长纪尚俊实地走访深圳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深深体会到“优化营商环境,从一张复印件开始”。
眼下,包括纪尚俊在内的城阳区尖刀班15名干部,正在深圳11家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体悟实训。与强者为伍,向强者看齐,大家孜孜汲汲吸收“深圳营养”,取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
前方学习如饥似渴,作为大本营的后方也自我鞭策、自我加压。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城阳区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等“深圳优势”关键词,近期连续推出多项创新性举措,强力推动塑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胶州湾北岸中心区,在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中展现城阳担当。
□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张晓武
市场化:
重大建设项目“阳光推介”
市场化就是充分认识、尊重、利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提高城市运行市场化水平方面,城阳区在全市率先推行重大建设项目资源“阳光推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有机更新。
6月25日,城阳区举办双招双引重大建设项目资源阳光推介会,向社会公开总投资1010亿元的八大板块237个城市建设储备项目,诚邀各企业参与城阳区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以市场化力量整合资源的做法,吸引了100多家企业到场参加,其中央企24家、国有及上市企业20家、各类本土企业59家。
阳光推介会上,城阳区承诺:重大建设项目资源全程阳光发布、阳光选择、阳光审核、阳光监管。例如,打破以往企业被动选择惯式,企业可以根据投资需要,结合擅长领域、技术力量、生产优势,既可以同板块多项选择,也可以跨板块不同选项;坚持用市场化方式选择建设模式,企业可根据项目性质,重点围绕EPC、BOT、PPP等方面,灵活选择建设方式,最大程度激活企业活力……
截至目前,城阳区已与30余家企业集团形成建设意向。其中,上海建工集团意向参与棚户区改造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中建八局联合信托机构意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前期资金。
还有多家建设企业启动了在城阳注册落户的手续:多家国企正在对接办理成立独立法人企业,中建五局三建积极对接水环境治理等3板块项目,中国新兴建设拟在城阳落户分公司,山东电建三公司与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通过联合承租模式向租赁公司申请融资,已放款5亿元支持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项目建设。
法治化:
政府出钱为企业请律师
“你们三方要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我建议合同中预留持股平台相关内容。这在企业初创时没有什么作用,但企业发展壮大后,如果想在合同中增加相关内容,涉及的费用很高……”
7月9日,在城阳区青岛天安数码城众创空间会议室中,山东纳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财基正为园区初创企业——青岛领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观龙进行合同把关。不同于其他律师按时付费,杨财基此次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分文不取。
这种“惠企新举”,正是城阳区围绕营商环境“法治化”,探索出台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务实举措——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资源,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上门、涉法“贴身”服务,助力企业集中精力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创新。城阳区首先在城阳和棘洪滩两个街道开展此项试点。
山东海乐普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金融部主任崔焕勤介绍,律所为企业提供的日常服务主要有四项:组建涉企专项咨询团队,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权益保障服务;监督政府政策落地实施情况;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参与政府政策制定。“我们会尽一切所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在法治框架下良性发展。”
城阳区司法局局长王栋说,这些政府花钱请来的法律中介机构,一头连企业、一头接政府,不仅承担着服务企业的职能,还发挥着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监督作用,督促依法行政、监督惠企政策执行,这就相当于政府自掏“腰包”找“裁判”。放下管理者的“高姿态”,务实推进政务服务环境法治化、市场化进程,城阳区向有意落户的优秀人才和企业展现出了最大的诚意。
平台思维:
一个平台带来几十家企业
7月19日,城阳区与启迪三螺旋有限公司签约。作为“清华系”资本运作三巨头之一启迪控股旗下的平台公司,启迪三螺旋将为青岛带来数字化、能源环保、基金等领域约100个项目,其中大部分落户城阳区。
其中,启迪青岛(城阳)数字创新中心项目当天签约,预计在5年内总计引入百余家企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总税收突破3500万元。
引入一个平台,带来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城阳区用平台思维做乘法、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搭建平台,城阳区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在多领域技术、信息、人才、资金、孵化、产业园区等方面整合资源优势,实现“双招双引”效应倍增和事半功倍。
在全省率先推进的“工业楼宇”,也是城阳区“亩产论英雄”平台化招商的一个实践样本。以城阳区首个工业楼宇项目联东U谷·夏庄智造园为例。该项目投资方为北京联东集团,主要建设内容为研发中试楼、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等工业楼宇。对于城阳区来说,引进联东U谷这一个平台,就相当于引进了几十家企业。
“目前已有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的23家企业签约进驻联东U谷,工业楼宇已经售出面积达2.9万平方米。”联东U谷·夏庄智造园项目前期经理卢涛说,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封顶,预计今年12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城阳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袁凯祥介绍,目前城阳区已开工建设高层工业楼宇项目3个、总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拟进驻企业200余家;下半年,重点推进检验检测产业园等13个计划开工项目,总占地713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3.2,计划总投资98.3亿元。
如今,践行平台思维已经渗透到城阳区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城阳区全力推进城阳与深圳两地企业深度合作,打造青岛市深商创新创业园,抢占高质量发展战略新空间。城阳区通过深圳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桥梁,已初步构建起两地企业深度、机制化的合作沟通平台,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各街道先后赴深圳考察、洽谈项目30余次,高效率开启两地高端对话,构建深度合作新平台。城阳区先后与华为、正威、华讯方舟、香江集团等30余家深企商谈投资合作事宜。上半年,新签约正威供应链、“中国天谷”东北亚总部、全国土地数字化暨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等深圳合作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200亿元以上;在谈拟签约落地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53.4亿元;储备项目24个,总储备签约体量在400亿元以上。
生态思维:
从筹划到落地用时不到1个月
“政府办事效率很高!从开始筹划到最后签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城阳区与启迪三螺旋签约仪式上,启迪集群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阳感叹。他表示,青岛尤其是城阳区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对企业产生了很强吸引力。
无独有偶,美国乐析腹膜透析项目创始人、董事长孙兴才也有类似感受。该项目投资40亿元,落户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从初露投资意向到完成企业注册,只用了29天时间。”孙兴才表示:“城阳区一流的服务和办事效率,坚定了我投资的决心!”
来自企业家的感叹,折射出今年以来城阳区“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的务实举措已见成效。如同生物需要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自然生态一样,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好的“生态”——各要素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圈系统,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政府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能给予整个生态圈的最佳的“阳光雨露”,就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城阳区按照“阳光城阳”建设总体部署,全面对标深圳、赶超深圳,在“不用找人、一次办好”改革等方面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
改变过去“窗口受理、科长审查、局长核准”的审批惯例,创新性地实行“窗口受理、科长核准”的独任审批模式,现已覆盖88.2%的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推进行政审批无差别“一窗受理”,个人或企业办理商事经贸类、社会事务类、文教卫健类77项事项,不需要再到各个窗口来回跑,只需到“一窗受理”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
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税务办理等事项;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企业“网上预约”登记,基本实现“零等待”;简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流程,实现微信在线申报执照……
“深圳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也将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的魄力,推动审批服务工作实现新跨越,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城阳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孙丽说。
新闻推荐
早报7月23日讯22日晚,棘洪滩街道黄家庄社区一名15岁少年在村外的一处水坑不幸溺水,再次敲响了孩子防溺水的警钟。23日下午,...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