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模式我在暑期学“非遗”

金胶州 2019-07-12 07:37 大字

认真听课□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忠亮/摄王珊/文

唱茂腔、扭秧歌、吹唢呐、学剪纸……丰富多彩的非遗夏令营成了暑期同学们学习的好去处,让孩子们远离网游,在学习的同时,感受胶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暑假我一共报名参加了三个兴趣班,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这里可以唱歌,我还认识了一群好朋友。”杨凯是常州路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胶州民歌已经三年了,这次来参加胶州民歌非遗夏令营班,清脆、嘹亮的嗓音获得了指导教师余志礼极高的评价。

“和胶州秧歌、胶州茂腔、胶州剪纸相比,大家对胶州民歌的关注度相对偏低。”余志礼是胶州民歌传承人,200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节目,2009年获山东省民歌大赛二等奖,他告诉记者,这是胶州民歌第一次进行公益培训,自己得到消息后,把手头上的工作都先放下来,着重做好胶州民歌班18名学生的培训工作。“希望能通过这次夏令营,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胶州民歌、爱上胶州民歌,让胶州民歌更好的普及。”

“月满疏林霜满天,城头咋咋一声寒。”胶州大鼓的教室里,香港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倪小菡正在和同学们演唱《铁骨丹心匡源传》。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胶州大鼓,但她一板一眼,已然十分带范儿。“这个假期因为学习胶州大鼓,很充实,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争当胶州大鼓的‘小小传承人’。”

“民族艺术就是血脉,胶州大鼓是胶州的特色,也是胶州的血脉。现在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胶州大鼓正在重新走回大众视野,走进寻常百姓家,希望通过和这群孩子们的互动,胶州大鼓能在这个夏天,得到传承,把胶州的血脉延续下去。”胶州大鼓传承人王玉美感慨地说道。

一张方正红纸,对折后,横平竖直的几剪子,一个喜气洋洋的红双“喜”就出现了。第五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宋思宇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她说:“我从去年就开始学习胶州剪纸,不仅会剪红双‘喜’,还会剪小动物和大白菜。”

两个多小时的课程,非遗传承人董丽霞手把手地指导小学员们剪出了一幅幅可爱的作品,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剪纸的乐趣和剪纸的独特魅力。而每次动手操作前,董丽霞讲述的传统文化故事,同样让小学员们全神贯注,深深着迷。

“剪纸的技巧可以通过后期练习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孩子们能了解他所剪的每一个图案的由来,知道每一个作品的寓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董丽霞告诉记者,剪纸班一开始计划只收16名学生,但是报名时异常火爆,最后收了60多名学生,分上下午两个班学习。“看到孩子们对胶州剪纸的喜欢和热爱,作为胶州剪纸传承人我十分开心,我将尽全力引导孩子们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

新闻推荐

胶州市领导调度新机场外围配套项目建设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刘民军本报讯7月1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震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调度新...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