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老地图”的前世今生
向参观者解说“老地图”□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范忠亮王珊
当承载着几代人印记的“胶州老城区图”从瑞典漂洋过海再次回到胶州,呈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时,时光已穿越了100年……
位于新城区天泰广场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会客厅内显要位置上的一幅手绘的“胶州城区图解”俯瞰图,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日前,记者采访了“胶州老地图”收藏人刘锡宁先生,解开了这幅“胶州老地图”的神秘面纱。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着一段鲜活的历史。
刘锡宁,对胶州的老院、老街巷、老建筑有着浓郁的情感,多年来不断走访胶州的老人,将许多属于老胶州的风物“装进”了自己的记忆里。
刘锡宁告诉记者:这幅“胶州老地图”是1920年瑞典人拉里的叔叔手绘的。2010年,年已80岁的拉里带着这幅“胶州老地图”从瑞典来到胶州。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绘制一幅“胶州城区图”呢?
故事是从一位名字叫拉里(中国名字叫任雪松)的瑞典人开始的。拉里的爷爷从小就听说东方有个古老的神秘国度——中国,高中毕业的时候,和一个同学一起从瑞典来到了中国,定居在胶州。在瑞典当地教会的资助下,他们在胶州建立了医院、学校(瑞华小学、瑞华男中、瑞华女中)、孤女院等,通过做一些慈善事业,以得到老百姓对他们的认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传播西方教义。1920年,拉里的叔叔手绘了这张胶城地图,以便用来回瑞典“述职”。地图上标注的15个红点,就是用来说明他们当时在胶州这些地方所做的主要事情。胶州解放的时候,拉里和他的父亲、母亲、妹妹一同回了瑞典。那时候拉里17岁,他的爷爷已经去世,葬在了青岛“万国公墓”(现青岛中山公园)。改革开放后,拉里的家人每过几年便来一次胶州,因为在拉里的心里,胶州是他的“故乡”。
刘锡宁告诉记者,从儿时的记忆和老人们的回忆看,这张图画的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图上除了15个标注的红点,上面的街道、桥梁、庙宇、河流等都没有标注名字。为了让现在的人看懂这张老地图,刘锡宁决定把图上面的建筑、桥梁、庙宇、河流等都标注上名字。他和当时大学刚毕业的女儿一起,找到当时胶州的老人,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把桥梁、街道和庙宇的名字标注上。由于老胶州城区的古建筑保存下来的极少,有些地方的街道、小巷老人们的回忆也很模糊,因此标注的时候,名称不是很准确,只能按图索骥。尽管如此,这张老城区图上的街道、建筑、寺庙、河流、桥梁等布局清晰,尤其是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内城外郭的建筑布置,集中概括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让人领路到古胶州城区的沧桑巨变。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看到“老地图”上画的建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印记。当时的内城有三个门,南边是镇海门、西边是用成门、东边是迎阳门。内城里面有瓮城、考院、书院、文庙等,说明这里是行政、文化和军事中心,似乎可见当时的辉煌。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大渔市街、小渔市街、钱市街、铁市街、粮食市(前街和后街)、山货市、当铺巷、旧驴市、劈柴市、坊子街(手工业)、糠市……足以说明当时胶州老城区百业俱兴、商贸发达、富庶繁华,古城曾经的风姿绰约跃然眼前。
除了这张“老地图”,刘锡宁还收集到一些胶城的“老照片”,并集结成书,让老胶州成为永恒的记忆。
让文物“说话”,以历史为镜,是刘锡宁对历史文化爱好的初衷,正如他在《胶州老照片》一书前言的首语:历史车轮碾碎的不仅仅是岁月……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陈凯从默默无闻到声名大震,24年来,位于胶北工业园的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