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胶济铁路沿线车站

齐鲁晚报 2018-12-30 05:30 大字

□王栋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两名德籍圣言会传教士在曹州府被谋杀一事,出兵占领胶州湾。据此后中德两国在北京签署的《胶澳租借条约》,中国允许德国在山东境内修筑两条铁路,胶济铁路(旧称山东铁路)就是其中之一。

铁路修建期间,包括起点青岛站和终点济南府西站在内,山东铁路公司沿线共设车站60座,其中干线车站56个。设计之初,山东铁路公司“计划只在铁路的起点和终点——青岛和济南府的车站建筑上要更加有些特色,更为雄伟一些”。简洁实用甚至带有临时色彩的风格,则主导了胶济铁路沿线其余车站的设计。胶济(山东)铁路沿线车站所呈现出的建筑特色,实际上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

锡乐巴定下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胶济铁路沿线的各个车站,尤其是大中车站的设计,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而且随着铁路不断向内陆延伸,其风格越来越向中式建筑靠拢。如“租借地外的第一站”——女姑口站(初称赵村站)与距离济南西站仅24千米的郭店站就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究其原因,应该是为吸引更多中国人成为铁路的乘客,减少对这种新交通工具的不信任。德国的铁路公司,不仅需在建设铁路设施时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还要吸取筑路过程中高密等地出现纠纷冲突的教训,铁路工程师也要学着与中国百姓融洽相处。

其实,这种建筑风格的创意主要来自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负责人——政府建筑师锡乐巴。锡乐巴是1886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派往中国的四名皇家铁路工程师之一,曾参与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的建设,并先后做过张之洞、盛宣怀的铁路顾问。

锡乐巴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影响了其设计风格,如在青岛火车站的设计上,虽然基本遵循了纯粹的德国风格,但站房屋顶的造型却与沿线中小车站异曲同工,采用黄绿相间的杂色琉璃瓦,显然是设计者有意为之。不过,在大多数车站中,中式风格的影响仅限于屋顶结构和造型样式。车站的室内不设天棚,屋顶和椽架结构可以直接看到,砖瓦等建筑材料均就地取材,其中为装饰屋顶而使用的檐瓦和脊瓦也不必特意烧制。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黑砖灰瓦的色调也符合当时中国人的审美。

潍县:中式屋顶的德式车站

胶州站建于1900-1901年,站房为临铁路东侧而建的局部两层的一字形结构,主站房一侧两处连续的Λ形山墙组成了一个大写的M,探出立面的屋檐以木架支撑,中间以仿木结构进行简单划分,其斜陡高耸的屋顶让人不禁联想到青岛的德国建筑。

虽然胶州站整体具备了德式风格,但屋顶使用的中式筒瓦,显然是刻意采用的中式元素。这种生硬和带有拼凑感的结合,也让站房的风格略显怪异。或许这种风格的车站也让中国人,尤其是官员和乡绅阶层感到不适,到了德租末期,胶州站的屋顶已更换为机制牛舌瓦,清水墙也做了抹灰处理。

潍县是胶济铁路途经的第一个“大邑”,其车站的风格也延续了“中西合璧”式。站房的立面划分亦如胶州站和高密站,但屋顶却采用了较为特别也更加中式化的十字脊屋顶,虽然仍有刻意拼凑的感觉,但这种形式却在沿线绝无仅有,其设计灵感大概来自北京紫禁城的角楼。潍县站的外立面没有再采用大面积的清水墙白线勾边,仅在主站房的框架承重、门套窗套处出现。此外,仿木结构的装饰也不见了踪影,或许铁路站房的建筑师也意识到了,这种形式中无意出现的纵横与交叉,并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

青州:晚清华北商业建筑风格

青州府站建于1903年。铁路在离开潍县这个“分水岭”后,就深入山东的内陆地区。车站的风格也从德式建筑加一个中国屋顶的“五五开”,趋向于采用更多中式元素。

青州府站的外立面除了采用通体清水砖墙,白线勾边的形式,中式筒瓦敷设的仿庑殿式四面坡屋顶上,还在正脊、垂脊上增加了鸱吻、砖雕、仙人走兽等饰物。这显然是在用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色调与形式,努力拉近铁路与中国官民之间的关系。

周村站位于山东内陆传统的商业中心周村。其车站建筑与相距仅65千米的青州府几乎完全相同,由于单层的售票、候车厅在主站房另一侧,让周村站看起来就像是青州府站的镜像版本,也形成了某种戏剧化效果。

济南东站位于黄台镇,建于1903-1904年,也是胶济铁路正线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德建中型车站。其站房基本延续了青州府、周村两站的风格,但西侧售票候车厅前往月台的雨篷则设计了一座德国风格浓郁的石门廊。粗石扶壁的拱券门洞造型朴实,却不失气派,毫无疑问成为了车站立面的装饰重点,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青州府、周村,还是济南东站,其风格更接近晚清华北的商业建筑。

大港:极具德租青岛特色

大港站设于1899年,作为四方站的附属站,最初称之为四方1号站。从历史图片上看,第一代大港站也是座中式风格小站。随着铁路与港口的相继建成,路港联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大港站进行改扩建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据山东铁路公司年度报告的记载显示,第二代大港车站建于1910—1911年。新的大港站完全摒弃了“中西合璧”风格。站房体量适中,主立面向东,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形式,三角形的山墙面向T形路口,显得非常醒目。车站的主入口是两个粗石镶边,平行连续的拱形大门,显得有力而稳固。车站西侧面向铁路的屋檐下,曾有一座德制铸花三面候车钟的表座。如今这件铁路沿线唯一保存至今的珍贵文物,已被移至济南胶济铁路博物馆保存展出。

整体上看,大港新站的风格体现出德租青岛末期简约、实用的风格。建筑平面趋于清晰,立面变得简明,德国学者林德认为,这种具有青岛特色的风格,也是德国建筑元素与当地气候相融合的产物。

新闻推荐

关于邀请王吉亮等为政协第十三届胶州市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2018年12月28日,市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通过)

政协第十三届胶州市委员会第十次常委会议决定:邀请(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吉亮、王晓久、卞瑞莲(女)、李军、张紫木、陈敏(女)、...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