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青岛

青岛早报 2018-10-16 06:24 大字

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专职常委程文浩、市政协委员林青、市政协委员陶然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美丽青岛案”,建议从人民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青岛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美丽青岛。10月10日,市政协组织协商督办重点提案活动,对唐岛湾综合整治情况、青岛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环保局关于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

调研>>>

青岛市仍存在不少环境问题

“关于加快建设美丽青岛案”中提到,青岛市当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大气环境质量虽然持续改善,但距离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全市燃煤权重仍然较大,清洁能源占比不高,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港口码头装卸及物流重型柴油车污染问题亟待控制,船舶停靠码头后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船舶辅机,排放出大量含硫、含氮气体,也是造成港口周边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水环境质量与改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部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需求。部分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薄弱,污水管网覆盖有盲区,雨污分流不彻底。李村河等重点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能力不足。

建议>>>

针对各类问题精准施策

提案建议,针对青岛市大气环境突出问题,首先应全力推进冬季清洁采暖多渠道拓展天然气气源,积极协调加大天然气供应量,加快天然气市场发展,扩大燃气利用领域和规模,推进天然气管网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加大煤改电政府补贴力度,实施分布式小区集中供暖政策。整顿煤炭经营秩序,依法查处劣质散煤销售行为,严厉查处非法违法行为。

其次要全力推进“散乱污”企业取缔和燃煤小锅炉淘汰。排查不符合产业政策、本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

提案还建议,针对水环境突出问题,应强力整治工业污染源;实施河湖水域岸线综合治理;综合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依法关闭搬迁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户。针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应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管网配套;增强污泥处置能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和渗滤液处置项目建设;推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建设。

考察>>>

被动房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10月10日下午,市政协委员先后赴西海岸新区唐岛湾综合整治现场和青岛中德生态园的亚洲首个高标准被动房示范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唐岛湾综合整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了唐岛湾区域雨污混流等综合整治情况。

随后,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市政协委员参观考察了园区内的被动房建设情况。据了解,2014年7月7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德生态园被动屋项目——被动房技术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签约。被动房技术中心项目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6月投入使用。此项目获得由德国被动房研究院(PHI)颁发的被动房认证,并同时达到国内绿建三星认证,成为亚洲体量最大、世界功能最复杂的通过德国PHI权威认证的单体被动式建筑。根据模拟结果,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一次能耗168万KWh,节约运行费用114万元;减少碳排放664吨,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达92%以上。

现状>>>

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一直以来,青岛市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2018年1-9月,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4.2%,同比增加7.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情况总体持续改善。2018年上半年胶州湾优良水质点位比例为73.3%,全市18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青岛市印发了《青岛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重点实施大气、水、自然保护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执法职责落实等五大方面的治理。着力打好 “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减煤治煤、扬尘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削减挥发性有机废气四大专项行动,制定实施“1+9”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加大治水力度,突出35条重点河流、胶州湾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98%以上。

但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青岛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能源结构调整亟需加快。青岛市煤炭消费占比较高,燃煤排放占空气中PM2.5来源首位,达到了28.8%,给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带来压力。除此之外,还存在机动车船污染治理力度不够大;扬尘防治不到位;水污染防治进程不快;农村环境保护整体滞后,农村大量生活污水直排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存有短板,污泥规范化处理能力不足等显著问题。

措施>>>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目前青岛市正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与生态红线、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充分衔接,严格全域空间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和保护。结合城市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废物和污泥处置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把改善大气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加强燃煤治理、扬尘治理、机动车船污染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治理。加快水污染防治进程,解决好统筹治理的问题,对镇村河道,纳入农村水利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和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减少污染物的不当排放,尽快改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对薄弱的状况。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切实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今年青岛市将出台的“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污染防治攻坚意见和八大污染防治攻坚作战方案,进一步改革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动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单位、到岗位,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及时将环境问题解决在一线。

此外,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反馈的、青岛市目前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对已经完成整改的,组织开展“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同时,举一反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比较集中的问题,下决心一个一个进行解决。特别是对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坚决、彻底解决。

本版撰稿摄影 首席记者 于顺 见习记者 刘文超 通讯员 张永友 王淼

新闻推荐

“森林城市·生态共享”健步行活动举行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爱珍本报讯10月13日,2018年“森林城市·生态共享”健步行活动在少海湿地公...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