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国家级“非遗”的前世今生

金胶州 2018-09-21 07:52 大字

胶州秧歌《迎新娘》剧照胶州街头,花红柳绿,锣鼓喧天,唢呐阵阵。

三百年来,在胶州一直上演着这样一出出源于生活、热情活泼的情节小戏。

这,就是胶州秧歌。

它与商河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这戏中,有“钗荆裙布髻盘鸦”的卖花女,有“纤腰倦舞娇无力”的扇女,有“巧将艳曲按红牙”的小,有“唐突歌场恁他枉”的鼓子与棒槌,还有“罗伞高擎笑拍肩”的膏药客……

他们或满场对舞,或绝活尽显,或插科打诨,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间平淡日子最为欢快、热闹的调味品。

此情此景,恰如清代文人、胶州籍进士宋观炜在一首诗里所描绘的:“绿杨城郭杏花村,叠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

以“秧歌扭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序幕再起,来自山东商河县鼓子秧歌艺术团、北京舞蹈学院等十余支秧歌队伍齐聚胶州,期间,还举办全国精品秧歌汇演、首届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研讨会等精彩活动……更恢宏的阵容,更丰富的活动,更绚丽的舞台,更年轻的身姿,让本届盛会更加引人注目。

胶州秧歌最早诞生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据秧歌老艺人介绍:“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752年的《胶州志》乾隆版也有专门的记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文中的“杂剧”,就是指胶州秧歌剧。

史料记载,早在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收生坐科,教习秧歌。称为“安锅”这是胶州秧歌走向规范化的最早记述。同年,胶州马店中村人纪鸣珂、殷洪琴口头创作了小戏剧本《裂裹脚》,这是有记载最早的秧歌剧本。此后,人们把胶州秧歌舞蹈部分称作“小调秧歌”,把戏剧部分称作“小戏秧歌”。因演出多在地头、空场等,胶州秧歌也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以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相结合,基本角色行当为鼓子二人、棒槌二人、翠花二人、扇女二人、小嫚二人、共四男六女,另外还有个插科打诨的“编外人员”膏药客。到清朝早中期,秧歌中的角色行当就正式确立了,并逐渐形成了唱腔、角色的完整性。

秧歌表演时,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的扮演者,通常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组合,即兴发挥各自的技艺绝活。其中,尤以女角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最具特色,被研究者称为“三弯九动十八态”。

对于胶州秧歌,我们更熟悉它的舞蹈动作,也更习惯说“扭秧歌”而不是“唱秧歌戏”。然而,从艺术表现形式和类别上来看,胶州秧歌并非一种单纯的舞蹈表现形式,而是一种戏曲。现在格外重视的舞蹈部分只是用于“打场子”。

“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在秧歌兴盛的上世纪20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看个秧歌就是普通人莫大的视听享受了。

2006年,胶州秧歌先后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首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举办,并作为常设文化活动,落户胶州,每两年举办一次。《喜洋洋》、《豪情鞭鼓俏秧歌》等节目荣获“群星奖”等诸多奖项,胶州市被评为“中国秧歌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不仅如此,胶州秧歌还已经成功走出国门,登上了韩国、意大利、法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舞台,成为胶州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的繁荣,胶州秧歌旧貌换新颜,属于它的舞台也越唱越大,秧歌粉丝也越来越多。

新闻推荐

违停、乱窜的司机要小心了

违停整治。半岛记者周茂平通讯员王海涛姜鲁报道本报讯随着中秋节的日益临近,市民外出购物增多,为给广大市民营...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