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建厂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青酒“传奇”之筚路蓝缕篇

金胶州 2018-08-28 08:19 大字
题记

她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她与这里的人们同甘共苦;而今,她60岁了,却依然年轻——

再次在青岛酒厂握住老厂长梁茂勋的手,相距上次把臂言欢已六个多年头。不过,老爷子依然精神矍铄,雪白的头发,笑眯眯的面容,似乎是不变的辨识坐标。

穿越时空迷雾,徜徉于跌宕起伏的往事之中,老爷子说,他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酿造南阜酒。

回望历史,我们把目光定格在1958年。那年胶县酒厂诞生了。时年26岁的梁茂勋幸运地成为酒厂第一批职工,和他一起跨进酒厂大门的还有300名青年。

建厂之初,生产条件很差。用木头支起两个棚子作车间,按上四个烧锅,酒厂就算开张了。没有机械,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靠人工,铁锨、木锨、叉子就是梁茂勋们的生产工具,全厂唯一的机械是一台40马力的柴油发电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生产条件下,第一代青酒人生产出了酒厂的第一批酒——地瓜干酒。

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工人挥汗如雨。为不影响酒质和出酒率,需要尽快给蒸好的酒糟降温,蒸好的酒糟温度达到100多度,必须降到十五六度才能入池发酵。没有机械降温,全靠人工方法降温。热气腾腾的车间里,梁茂勋和工友们创造出一套技术要领:“脚下清、锨带风、高三米半、72下一分钟”。这套要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要把酒糟用木锨扔三米半高,且保持每分钟72次的频率,一般的小伙子抗不下来。但要保证酒的质量和出酒率又必须这样去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酒厂第一年生产瓜干酒300吨。

转眼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使国家陷入困难时期,酒厂碰到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坎儿”。四个酿酒班,停了三个,酒厂只剩下一个酿酒班苦苦支撑。忍饥挨饿的年代连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都被老百姓吃光了,酿酒所需的地瓜干当然成了紧缺物品,当时的胶县粮食局从外地调进地瓜干,把质量好些的配给老百姓,剩下为数不多的碎屑留给酒厂酿酒,酒产量当然低得可怜。

1962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酒厂又从一个酿酒班恢复到4个酿酒班,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到1963年5月,重新焕发生机的酒厂搬迁到了花行街。

梁茂勋记得,搬迁新厂后,酿酒工艺上采用了半机械化,瓜干粉碎、蒸煮、发酵、蒸馏、串香入库比原先单纯靠人工方便多了。从1963年到1969年,酒厂每年完成国家规定的计划生产指标。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酒厂生产能力逐渐从500吨提高到1500吨。

这段时间酒厂生产的产品全部是散装酒,产品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当时国家处在计划经济时代,酒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产品生产出来后直接调拨给国营胶县烟酒公司,由烟酒公司负责对外销卖,烟酒公司当时在县城设立了北坛、坊子街、汽车站、小楼饭店等四个门市部,对城里居民销售。在农村,烟酒公司则把酒配给遍布各个公社的供销合作社。

梁茂勋说:“那年头儿老百姓没钱,美酒换回的不全是现金。”当时3斤上好的瓜干贴上两角多钱,就可以换回一斤酒。在相对贫困的年代,青酒伴随一代胶州人尝遍了生活的苦辣酸甜。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胶县酒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酒厂开始推出部分瓶装酒,像一个出生后从未起过名字的娃娃,酒厂的产品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胶州白干”,注册了“胶州牌”商标。

梁茂勋说,“这是胶州历史上第一个注册商标!”

今天看来,瓶装的“胶州白干”包装简单,普通得有些寒酸,但在30年前1.1元一瓶的瓶装酒却是“高档礼品”,只有走亲访友时才舍得买上两瓶。

1989年酒厂实现了第二次搬迁,粮食酒生产车间扩建到寺门首路郭家庄新村。在此之前的1986年,酒厂开始试验性生产粮食酒,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后来又加入糯米采用“五粮”工艺生产粮食酒。曾经陪伴胶州人数十年的散酒也逐渐退出人们视野,代之而来的是青酒推出的南阜系列白酒。

梁茂勋回忆:“打那时起,酒厂告别了瓜干酒的生产时代,踏上了粮食酒生产之路。”

彼时,当年的小梁已经变成老梁。而今,或浓或淡的回忆中,倏忽间又变成雪满头的梁老爷子。(德刚)

新闻推荐

峥嵘年代的历史见证

西大洋十七烈士墓西大洋十七烈士墓位于高新区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的南部。1944年夏,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山东保安第37旅200余...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