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镇河西郭村刘善友——老骥伏枥 真心为民

金胶州 2018-07-18 09:09 大字

“1961年进村委干会计,1976年入党,1980年担任村主任,1991年退休后也没闲着,做调解,清垃圾,谁家有事就去帮一把…”细数着自己在村里忙活了大半辈子事,78岁的刘善友表示这些还远远不够,在接下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当中,自己还要继续出一份力。初心不忘,真心为民,洋河镇河西郭村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向我们诠释着简单纯朴,真挚又坚定的老党员精神。

咱是个党员,是个村干部,有啥事咱要冲在前头

河西郭村西南角有一口“党员井”,是全村党员打的第一口井,当时还是预备党员的刘善友也在其中。“当时打井全靠人力,正赶上冬天地冻住了,我们用镐抛,干一会手上就磨起了血泡。这力气大地面硬,刚磨起来的血泡又会被磨破,反反复复,一天下来这手都没法看了。”摩搓着双手,刘善民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当井水打出来的时候,为了进一步的挖深井身,我们就在井的两边固定支架,利用中间滑轮的力量将人送下井,下井后把结冰水面打碎,把冰块运上地面后,下面的人再继续在下面挖井。”每一次刘善友都是那个主动要下井的人,“身上流着汗,棉衣又被冰水打湿了,一冷一热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但当时觉得自己年轻浑身是劲就得多干。”

“咱是个党员,是个村干部,有啥事咱都得冲在最前头。”从1961年进入村两委工作一直到1991年退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河西郭村灰白相间,整齐划一的建筑风格,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加分项,这离不开村里前期的井字形构造建设打下的基础。“早先村里的房屋很分散,东一户西一户的,无论是管理还是村庄建设,都不方便。”为了更好的建设村庄,刘善友和村委成员结合镇上给的建设方案,进行全村房屋拆迁重建工作。“房屋多,工作量大,碰上不同意的村民还得做工作。但这是为了全村发展的好事,再看看现在村里建设的这么好,当时出了多少力都觉得值了。”

咱是个党员,退了休,也得多做好事多奉献

“他干了几十年的村干部,再加上为人正直,在村里威望也高。平日谁家有个矛盾问题都愿意去找他给理论理论。”河西郭村村民陈金友告诉记者,2008年河西郭村正式成立调解委员会,刘善友便担任了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前些年村里硬化道路,每条胡同都要修整。本来是好事,但因为有的村民家门口建了鸡舍,放置了一些物品,所以就不想自己门口的东西因为整修胡同被清理。”那段时间刘善民每天都挨家挨户做工作,认真给村民分析整修胡同的好处和对于全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对比于以前进出困难的胡同,现在村里的每条胡同都能过汽车,村民知道了村委都是在给大家做好事,工作也都越来越好开展了。”

退休后的刘善民也没闲着,能给村民帮忙的事一件也没拉下。“2014年村里四胞胎捐款,2017年村民换肾捐款,刘善友都是带头把钱送到村委的那个。今年村里打造艾山红色纪念馆,涉及到老历史老典故的梳理,作为村里的老前辈,刘善友也是帮了不少的忙。”河西郭村支部书记刘福俊介绍到。

自1995年至今,刘善友每年都被评为镇优秀党员,所有的奖状奖杯都被刘善友好好的存放着。“咱是个党员,退了休,也得多做好事多奉献。”多做好事多奉献是他说给身边人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时常叮嘱女儿女婿的一句话,在这样一位“十佳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女儿女婿也分别被评选为村里的“十佳婆婆”和“十佳孝子”。

咱是个党员,别说七年,

再扫七年我也愿意

花团锦簇,明亮整洁的中心大街,是进入河西郭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是刘善友每天最常去的地方。一张纸,一片树叶,哪怕是一个烟头都不会逃过他的眼睛,随手捡起扔进路边的垃圾桶。碰上垃圾多的时候,刘善友就会回到家拿出扫帚,将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从七年前开始,“巡街”成了刘善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现在村庄建设的这么好,可不能因为一点垃圾影响了村庄整体环境。”刘善友一直都很注意自家门口胡同的卫生,随着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全村硬化道路1.6万多平方米,刘善民的清理范围也从家门胡同延伸至中心大街、文化广场等村庄的各个区域。此外,在刘善友的潜移默化下,村民们也主动的将维护村庄的卫生环境当作自己的责任。今年,河西郭村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伍,刘善民任组长,“我们现在有8个人负责村里的环卫工作,镇上还给开着工资。”提起自己的“再就业”,刘善民信心满满,“组织信任我,别说七年,再打扫个七年我也愿意。”

“村里正是有了刘善友这样踏踏实实,品行端正的优秀老党员,给村里的后辈做了很好的表率模范作用,也更好的促进了村庄的发展。”河西郭村支部书记刘福俊说。

(韩锡晨 毛嵩)

新闻推荐

24条新建道路有名字了

日喀则路、奥帆路、金贝壳路、金凤凰路、惠东支路……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