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平凉人的生活简史
回顾平凉大地建国70年的发展历程,应该将其分为两大时间节点。1978年以前的30年,着重实现人民群众的吃饱和穿暖。改革开放40年,实现了吃好、穿好、住好和出行方便,而通信、文化娱乐、现代服务等消费热的兴起,则使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1949到2019,平凉与新中国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这一段峥嵘岁月,丈量着我们朝向梦想的脚步。
70年,有很多大事件值得我们铭记,但让每一个平凉人感触最深的还是衣食住行的变迁,恰如一部平凉人的生活简史。
穿衣记:从粗布衣裳到时尚华服
穿衣变化折射出时代缩影,当今装扮时尚新潮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上世纪中叶平凉先辈们的衣着是什么样子。
86岁的潘寿奎老人回忆,建国初期,平凉城乡全是灰黑蓝白为主色调的粗布衣裳。他记得,当时机关单位的男干部大多穿着灰色中山装,女干部穿着藏蓝色列宁服,城乡群众则是清一色的黑棉袄、棉裤或黑白褂子、大腰裤子、布鞋。老人感慨道,小时候家里穷,基本上没穿过新衣裳,大人穿旧了的衣服,拆洗染色后给娃们做成棉衣穿,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弟弟妹妹们继续穿。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时光到了六七十年代,绿军装渐成时尚。59岁的市民李晓兰依稀记得,60年代末70年代初,平凉大街上也有流行色,男女青少年也在赶时髦,最显眼的就是当时风靡全国的绿军装,四个口袋的军装最受青睐。因为,那个时代军装是非卖品,对普通青少年而言,千方百计弄到一件“国防绿”就很时髦了。直到70年代末,绿军装渐渐多了起来,有正宗的也有仿制的。当然,穿绿军装已不再是流行和时尚的标志,很少有人再去穿了。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平凉街头开始流行“的确良”。所谓“的确良”,学名叫涤纶,是一种人造纤维,民间俗称“的确良”,它既保持了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的特性,又具备棉纤维吸湿性强的特征,易染色,洗后免烫快干。涤纶布品种规格较多,有原色布、色布、印花布及色织布等。“的确良”做的衣服看上去笔挺,摸上去光滑,颜色也很鲜亮,这对穿够了粗布衣裳的平凉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就算赶不上时髦,起码也是一个看上去很“洋气”的人。
市民张成虎告诉记者,在那个青春萌动的岁月,在最为繁华的南门什字影剧院门口,周末或下午,总能看到唯美的画面:年轻漂亮的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确良”短袖衬衫,结伴站在电影院门口旁若无人地聊天、说笑,随意摆弄着衣角,金色阳光斜照着她们妖娆的身姿,成为了平凉城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八十年代中后期,代表着叛逆、个性风格的“喇叭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起激荡着平凉大地。
九十年代初,健美裤取代了喇叭裤,在平凉城乡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健美裤一般以黑色为主。后来脚蹬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特点没有变:贴身、塑形、透风。
再后来,被平凉人称作“帆布裤子”的牛仔裤,开始在平凉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至今不衰。
时光进入新世纪,平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服饰的花色品种、款式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也纷纷进驻平凉各大商场,不断更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如今,随着网购时代的到来,服装选购更加方便快捷,种类细化而繁多,正装、晚装、休闲装、家居服、运动装,一天三换衣,想穿啥就穿啥。时尚、休闲、舒适,装扮着美好生活。
吃饭记:从追求吃饱到追求吃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论什么年代,老百姓生活都少不了“吃”,但不同年代,人们餐桌上的食品大不一样。餐桌上的变化,折射出建国70年来平凉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翻阅地方志我们看到,1949年,平凉(即现在的7县区、市)粮食总产量为26.7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11.1万吨,秋粮总产量15.6万吨。之后,除了60、61、62“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总产量严重下滑外,其余年份粮食产量都是呈连年增长态势。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07.71万吨。
这组数据,给我们描绘出了70年平凉人关于吃的变迁史。
说起吃,75岁的李金福老人百感交集。他告诉记者,吃不饱肚子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分到了地,一家人勤勤恳恳劳作,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能吃饱肚子了,但农家饭桌上还是很少见荤菜,洋芋菜、酸菜、咸菜、大白菜是农民一日两餐的“主角”。
乡里人追求吃饱,城里人也一样。市民赵廷富回忆,那时城里人吃的是平价供应的粮食,粮本与粗、细粮票、食用油票,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证件和票据。40%的细粮,60%的粗粮,细粮以白面为主,少量大米,粗粮则是玉米面,买什么都得凭票、凭证,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老百姓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只要能吃饱就行。他记得小时候家里顿顿吃粗粮,很少做白面馍馍、白面条,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也没有啥菜。吃白面馍馍,对于大多数那个年代的平凉人来说,是最能勾起三尺馋虫的一种美味。
他记得,80年代开放搞活,市场上有了鸡蛋、牛羊肉、猪肉出售,但由于手里没钱,大家也舍不得买。去市场上选肉,主妇们都专爱挑肥的,为的是回家能再耗点腥油改善伙食。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勤劳朴实的平凉人逐渐富裕起来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蔬菜、瓜果、蛋、禽、肉、鱼等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到哪儿都能买到你想要的食品。
90年代中后期,平凉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餐饮业的兴起,“下馆子”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谁家有什么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几桌,又省事又有面子。这个时候,你无论走到哪里,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随处可见。
进入21世纪,平凉人的餐桌已是相当丰富。走进超市,各种熟食、肉、蛋、鱼、蔬菜、水果、牛奶、饮料等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人们追求的已不只是吃饱吃好,还讲究营养搭配,吃得健康。家庭主妇们也开始寻找健康饮食主题:蔬菜要吃绿色无污染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肉禽要吃冷鲜的,连花生油都要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住房记:从土房窑洞到高楼瓦房
“你有房吗?”这是当代平凉城乡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时光倒回至1949年,青年男女相亲时,恐怕不会提这个问题,因为那时的平凉城乡,低矮破败的土房子,昏暗潮湿的土窑洞是标配。记者查阅档案资料发现,当时的平凉城面积仅有1.7平方公里,一条狭窄的街道两边,全是土木结构的房屋。
解放初期的平凉农村,最常见的居所就是窑洞,窑洞分崖窑和地坑庄子。72岁的市民王安云生长在崆峒区北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被烟火熏得黑乎乎的窑洞,既是一家人的居所,也是灶房,农村人叫它“锅头连炕”。窑洞里除了一方大土炕,一个木板柜子,再无其他家具。
到了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一部分率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告别土窑洞,搬进了土木砖结构的房子居住。
时光进入21世纪,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平凉部分农村的农民已经住上了小康屋或小洋楼,祖祖辈辈住过的窑洞,如今大多已经被废弃,成为承载村庄变迁史的“自然博物馆”了。王安云前年回老家转了一趟,发现村庄变得他都不敢认了。水泥硬化的村道平整美观,清一色的大门楼子和围墙整齐划一。塑钢窗户、防盗门,各色瓷砖外贴面里铺地,既好看又整洁。走进屋子里,电视机、沙发、组合柜、洗衣机、电冰箱、席梦思床一应俱全,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农民在干完农活后,可以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许多农民家里接上了宽带,用上了无线网,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上网聊天、看电影、购物,生活幸福指数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近年来,为了实现“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条件,平凉启动实施了易地搬迁、地坑庄子和窑洞“清零”行动,让群众从地坑庄子和窑洞里面搬出来,住进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统一规划修建的安置点,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22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3平方米。
和农村一样,平凉城里人的住房改善也是一步步得以实现的。
从早期的大杂院,到后来的单位福利房、公房,再到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商品房,从旧城危改到棚户区改造,名称的变换恰恰折射出平凉在不同时期解决住房难题的思路变迁与创新。
如今,平凉中心城区以及各个县城,高楼大厦林立,花园小区、园林小区随处可见。现在的平凉人对住宅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选择,不但要求房屋的朝向好,布局合理,还要考虑居住环境、物业服务和公共设施配套。在房屋的装修上,也从过去简单装修一下,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注重个性与品位,动辄花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装修房屋,购买家具,可谓是富丽堂皇,舒适安逸。
与此同时,为了让城市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平凉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先后共改造3.4万户,使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进了新楼房。如今,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展到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3.09万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2.4平方米。
从1949年到2019年,老百姓感受最强烈、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住房。居住条件的改善,见证了平凉大地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
出行记:从无路可走到说走就走
史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凉仅有6条公路624公里。那时候,城乡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畜力车,汽车很罕见,而且很多乡村不通公路,即便有汽车,也是无路可走。
那个年代,平凉连接外界的惟一通道也只有一条312国道,平凉人称其为“西兰公路”。
提起建国初期的“出行难”,已是耄耋之年的市民郭玉林感慨万千。当时,县城基本上都是土路,很多乡村不通公路,自行车也是奢侈品,人们外出办事、走亲戚,全靠两条腿。如果你要去哪里,首要的是计划好路程,有多远,是咋样的路,天气好不好,一天步行加上办事时间,是否可以往返?这是必须考虑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平凉先后修建改造了9条县道,包括平(凉)庄(浪)公路、静(宁)庄(浪)公路、平(凉)华(亭)公路、崇(信)安(口)公路等。但这些公路都不是柏油路,而是砂土路。七八十年代,从平凉到庄浪、静宁县城,因为路况差,加之中间隔着一座六盘山,班车摇摇晃晃要走上大半天。遇到雨雪天气,早上从平凉发车,半夜才能到县城。
八九十年代,自行车、摩托车是平凉城乡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当“踏上轻骑,马到成功”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时,坐汽车出门对平凉人来说还是一种奢侈。能拥有一辆摩托车,应该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90年代,“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段子在平凉人之间广泛流传。从1990年开工建设,到1997年正式投入运营,宝中铁路的开通,曾经让平凉人产生过无限遐想。
脚步迈入21世纪,平凉人也开始走上了交通发展的快车道。眼下,全市建有230多公里的铁路,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540多公里,国省道近一千多公里,农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达到9300多公里,构建起了铁路、高速、等级公路、农村公路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群众生活和出行条件得到了历史性改善。
2010年后,平凉人的交通出行方式更方便、更多元。平凉中心城区早已成为“十万车城”,汽车成为民众主要出行方式。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任你选择。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更多新兴交通工具,也融入了平凉人的生活。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平凉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35辆,42万人拥有驾照。每天早晚高峰期,城市大街上车流滚滚。一到节假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成为很多私家车主的快乐时光。
经济欲发展,交通必为先。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得平凉与西安、兰州等省会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70年前,平凉人走西安遥不可及,如今一路高速只需三四个小时。70年前,平凉人走兰州需要艰难跋涉,如今只需四五个小时便可抵达。你可以坐班车去,可以开车去,还可以坐火车去。等到将来通了高铁、飞机,出行会更方便快捷。千里一日还,不再是梦想。
新闻推荐
8月22日至23日,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副处长刘玉英一行对平凉司法行政系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命案风险防范、...
庄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庄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