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新喜: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本报记者张霞
在庄浪县人民医院消化呼吸内科,医生柳新喜常常被前来就医的患者团团围住。平时看起来挺严肃的他,在把脉看病时,总是和颜悦色,嘴角常挂着一丝微笑。
今年56岁的柳新喜,1981年从平凉卫校毕业后,到庄浪县人民医院从事内科诊疗工作。漫长的30年行医生涯中,身着工作服的他在岗位上走出了一串光辉的足迹,多次受到上级单位的表彰,深受职工和患者的爱戴。
198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使庄浪县这个偏远的山区显得不平静起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个传染性极强的病,当时医院医生少、病人多,我每天坚守在一线,有时一早上能做十几个腰穿。”柳新喜回忆说,那段时间,他起早贪黑,天天待在医院,在病房收集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很快就掌握了从预防到治愈的一系列工作,在短时间内便能独当一面。也是从那时起,人们渐渐知道了一位叫小柳的医生。
作为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柳新喜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忧郁的面容、痛苦的呻吟,以及常年无节假日的辛劳。对待这种琐碎、超负荷的工作,柳新喜累并快乐着。他说:“有时也会厌烦,但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听到病人及家属的一声声谢谢,所有的疲劳就没了,心中也会有一种自豪感。”
2013年的除夕之夜,正当全家人欢聚度佳节的时候,医院打电话通知柳新喜马上赶到急诊室会诊。了解情况后,柳新喜二话没说就跑出了家门,顶着风雪徒步赶往医院。当站在医院的过道里时,他早已成了雪人,匆忙换上工作服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跨进了急诊室。再次走出诊室已是凌晨2点多,他又踩着雪迎着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回家。“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的事,也是我作为医生应该做的事。”谈起往日的工作,柳新喜笑着说,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就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要坚持在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还得和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检查。
作为一名医生,柳新喜深知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我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请教他人,积累经验;我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给病人带去新生活。”多年来,柳新喜首次在庄浪县人民医院确诊了厚发性固酮增多症,化脓性脊髓膜炎,癌性脑膜病等许多疑难杂症。
有一年夏天,柳新喜接诊了一位13岁的贫血患儿。该患儿之前虽在多家医院就诊,并有过数次骨髓刺穿检查,但没有明确诊断。柳新喜通过胃镜检查后得知患儿是消化性溃疡兼慢性失血造成的贫血,随后他对症治疗,患儿在短时间内就痊愈了。
这样普通的事例,几乎天天都有。一来二去,柳新喜的医术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人们对他的医术众口相传。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先后获得庄浪县“先进工作者”、“十佳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
庄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庄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