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巧生产带来增产节水双丰收

鑫报 2015-11-04 08:00 大字

“今年我的玉米不仅每亩地多收了75公斤以上,还节省水110立方米。”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二墩堡村村民杨文华说,今年1亩地能增收100多元。

看着收获中的玉米,杨文华笑言她拿到了节水增收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的玉米覆膜节水生产技术,这个办法不仅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还做到了有效节约用水。

2014年,杨文华每亩能收获玉米700公斤,浇水700立方米左右。今年使用了覆膜节水生产技术,每亩地收获850多公斤玉米,收入1500多元,浇水也减少到了600立方米。甘肃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耕地面积5112.93万亩,其中旱地占70%以上,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农业节水上想办法、使巧劲儿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赵贵宾说,覆膜减少了玉米田间蒸发面积,抑制棵间蒸发,实现了局部灌溉。

用新办法探索农业节水和增效,离不开技术这个好帮手。赵贵宾介绍,从2014年开始,该站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合作探索覆膜条件下的新型肥料应用技术,有效解决了覆膜条件下玉米、马铃薯膜下追肥困难的问题。“覆膜节水技术结合缓释肥料的施用,可以让玉米亩均增产86公斤,并节约追肥15公斤。”他说。

“我们希望用最少肥料用量,实现最高的作物产量。”赵贵宾告诉记者,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和专用肥料使用等创新生产试验已在全甘肃开展,涉及平凉、酒泉等11个市州19个县区。

除了水田应用,新型肥料在覆膜条件下使用也让传统旱作农业提质增效。在干旱、缺乏灌溉条件、常年“靠天吃饭”的陇东地区,农民们也感受到了新型肥料带来的新变化。在平凉市庄浪县通化乡韩湾村,村民苏玉科种植的玉米喜获丰收,今年使用覆膜缓释肥之后,玉米亩产量超过了800公斤。

“与原来相比,每亩能增加籽粒100公斤,可增收250元左右。”而且,今年每亩地多收获的200公斤玉米秸秆不再焚烧,还能青贮起做饲草成为牛羊的“营养餐”,“效益好得很”。他说。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石玉章介绍,缓释肥肥效时间长,可一次性施用,免追肥,减少了肥料施用和不必要的浪费,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最关键的是,它减少了浇灌、节省了用水,灌溉靠天的日子一去不返。”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收税路上尴尬多(微故事)

孔繁昌我在税收第一线工作三十多年,与形形色色的个体户经常打交道,遇到过让人哭笑不得的人和事有很多。有些人的话非常尖刻,有些事还充满了幽默和风趣,让人忍俊不禁。特别是那些让人尴尬的事,亲身经历...

庄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庄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