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省兴建贮藏设施增值大宗鲜活农产品 4年累计为主产区农民减少损失2亿元

甘肃日报 2015-11-23 12:34 大字

甘肃省兴建贮藏设施增值大宗鲜活农产品

4年累计为主产区农民减少损失2亿元

本报讯(记者王朝霞)“以前收获了洋芋、苹果,堆放在院子、树下、土窖里,容易受冻、腐烂,只好低价出售。”庄浪县良邑乡杨王村农民杨忠良说,“如今国家补助2.1万元修建了贮藏窖,洋芋、苹果有处放,还保鲜,等价格上涨后再销售。”甘肃省落实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4年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6亿元,兴建马铃薯、果蔬等大宗鲜活农产品贮藏设施,为主产区农民减少损失2亿元以上。

甘肃省农民过去收获马铃薯、苹果、蔬菜等大宗鲜活农产品后,发愁贮放,或在地头低价贱卖,或在传统土窖里任其长芽、腐烂、萎蔫等折损。为此,农业部、财政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甘肃省被列为首批组织试点建设的省份,通过4年的补助政策实施,共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6亿元,支持主产区1万多家农户和500个专业合作社建成1.62万座马铃薯、果蔬贮藏设施,覆盖了16个主产县区的150个乡镇,累计新增贮藏能力50万吨。

甘肃省大力开展农产品产后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周期,提高了农产品销售价格,仅贮藏一个环节就减少马铃薯损失42万吨、苹果损失8万吨,解决了农产品产后损失大、质量安全隐患多、卖难等问题。定西市4年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8亿元,(转2版)

(接1版)建成小型马铃薯贮藏窖近1万座,新增贮藏能力28万吨以上,马铃薯产后损失率由20%以上降低到5%至8%,马铃薯不冻、不烂、不黑心,每年减少马铃薯贮藏期损失4万吨,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的实施,延长了农产品贮藏、加工期和加工原料的供应期,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全省已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60户,淀粉加工能力近80万吨;浓缩果汁加工企业7家,生产线120多条,年生产能力12万吨。同时带动了包装、冷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交易量在2000万吨以上的马铃薯交易市场13个,购销网点2100多个;静宁、麦积等县区已建成10万吨以上的苹果交易市场5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

新闻推荐

兰州石化:倾心帮扶显成效

兰州石化:倾心帮扶显成效本报记者侯若志通讯员冯作文在全省上下扶贫攻坚共奔小康的战役中,兰州石化公司主动参与,与平凉市3县9村193户特困户结对,倾心帮扶,取得良好效果。静宁县细巷乡米岔村地处山区,...

庄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庄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