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秉贞的家庭农场

平凉日报 2015-05-09 18:35 大字

□本报记者李顺民赵建平

“一个花芽开放之后,一般会开出5到6个花朵,个头长得比较大的那一朵就是中心花。疏花的时候,要把中心花保留下来,其余的全部掐掉。”说这话的是农民王秉贞,他对将要疏花的农民工讲解要领。

初夏时节,沿着庄(浪)莲(花城)公路向西前行,在庄浪县朱店镇西街村驻足,公路边上是农民王秉贞的家庭农场。农场边沿拉上了绿色围栏,里面栽植的是红富士苹果树,果树正在开花,一片粉白。农场小院里站满了请来的农民工,他们侧耳细听疏花的动作要领。

王秉贞是良邑乡陈峡村农民。朱店镇有他家的亲戚,他走亲戚的时候,经常听到苹果增收的话题。听亲戚说,他们村的1亩果园收入上了万元,相当于1亩小麦产值的16倍。听了亲戚的话,王秉贞当时就动了心。后来,他下定决心,计划流转土地,承包果园,经营家庭农场。

2009年3月,王秉贞流转了80亩果园,创办了家庭农场。从此,他们一家三口人搬到了农场里,还请来两个亲戚常年帮工,5个劳力就成了农场里的固定工。以前,一直种植小麦,从来没有接触过务果。在他为务果技术担心的时候,庄浪县果业中心副主任邵存应走进了他的农场,手把手地指导他学习务果技术。以后,每遇到技术上的疑问,他只要给邵存应打个电话就解决了。

6年的务果经历,王秉贞掌握了修剪、拉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农场里的修剪、喷药、抹芽这些活儿,他就带上农场里的固定工来完成。疏花、疏果、套袋这些工作量较大的活儿,必须请附近的农民工来干。

万彩娣是朱店镇西街村农民。她家的一亩果园流转给了王秉贞。她也常年在王秉贞的家庭农场里打工。每当农场里有活儿要干,需要大量用工的时候,王秉贞就给她打一个电话,她立马带上十来个村民来到农场干活。她每年在王秉贞家庭农场的打工和土地流转两项收入3500元。

种植苹果不同于传统庄稼的务作。传统的庄稼,耕种到田里不需要操多大的心。而苹果,在一年365天当中,需要天天务作。每天,随身携带剪刀、刮刀、锯子、抹药,随时要看管果树。

每天听天气预报成了王秉贞的习惯。在庄浪,农历的四月初八之前常有霜冻发生,会冻坏苹果花朵。每天晚上都要随时起床,查看天气情况,发现霜冻出现,就赶紧在果园里放烟防冻。

今年,王秉贞的果树开花了,是初果之年。王秉贞说:“种植果树,在没有挂果的前5年,只投资而没有收益,一定要熬住。等到挂了果,心劲就越来越大,负担也就越来越小。用不了几年就能把挂果前的投资全部收回来。”

每天下午六点钟,一天的工作干完了,干活的40多个村民又等候在农场的小院里,一边签字,一边领取当天的工资。王秉贞说:“现在农村里用工也很紧张,当天把工钱发到他们手中。今后,他们就能够随叫随到。”

随同的庄浪县农牧部门干部李智勇说:“王秉贞的家庭农场示范的苹果生产技术规范;而且用工诚信,被命名为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领上工资,村民们推着自行车说说笑笑地走出了农场的大门……

新闻推荐

万川村:人人都是务果能手

...

庄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庄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