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租地种苹果去

平凉日报 2014-12-20 18:51 大字

□本报记者马堆荣王雄雄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静宁县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尽管遭遇了低温、霜冻、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约60万吨的苹果产量,24亿元的产值,对一个西部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是一个骄人的数字。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因苹果产业的飞速发展,在收获了一张又一张的“国家级名片”之后,2014年,静宁县又建成“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1.2万亩,跃居全国县(区)苹果种植面积之首。

静宁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历程中,农业县往往是最贫困也是最难脱贫的。正因为此,从产业扶贫的视角而言,静宁苹果产业领舞县域经济发展的事实便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而当前静宁苹果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更值得认真思考和分析。

从南部到中部再到西北部,在静宁24个乡镇,“种苹果能致富”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产业富民的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果农”越来越多

10月中旬,静宁县治平乡雷沟村村主任雷拖胜家的苹果早已出售完毕:8亩多果园,收入了32万多元。这位50岁刚过的果农是静宁县第一批评选出的务果能手之一。1980年,21岁的雷拖胜在“家里太穷娶不起媳妇”的思想重压下“斗胆”承包下了农业社的6亩耕地种上了苹果,成为雷沟村种苹果的第一人。

“现在是挣钱了,但刚开始种果树却艰难得不得了!”谈起这些年来自己靠务果发家致富的感受时,雷拖胜说,记忆最深的还是当初自己将家里的田地种上果树后和父亲所产生的思想矛盾,“我刚种上,第二天,树苗都被父亲拔出扔到了路旁!”“种树能顶饭吃吗?”雷拖胜的父亲对种植苹果曾一直表示怀疑。

时光飞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像雷拖胜父亲一样对种果树发家致富的众多顾虑和怀疑,早已被市场经济活生生的现实所证实是多余的。在当下的静宁,你如果问农民干什么最挣钱最把稳,那么得到回答最多的是“种苹果啊!”,农民对“种苹果能致富”已深信不疑,产业富民的理念家喻户晓。

仲夏时节,行走在该县苹果产业发展最早的治平、李店、仁大等南部乡镇,放眼望去,绿树成荫,漫山遍野全是苹果园,仿佛进了“花果山”。“南部乡镇的农民更准确地说应该叫‘果农\’,因为各家各户一门心思务苹果,面粉、食用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像城市居民一样进行采购了。”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建明认为,成为职业农民必须满足3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分析静宁尤其是南部各乡镇的果农,其生产生活状态已全部符合这3个条件了。”李建明说。

在南部农民转型成为“果农”,且年收入越来越高的现实影响和带动下,该县中西部乡镇的苹果种植面积近几年来也呈几何倍数增长。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突然有了“主见”,开始自发压缩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栽建果园,自发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了。

10月19日,位于静宁县中部的甘沟乡圪垯村王东有家的5亩挂果园被来自四川的客商收购了。“卖了4.6万元,比一个公务员一年的工资还要多!”面对采访,一直靠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的王东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圪垯村村支书张自谦介绍,目前,全村果园种植面积已达2100多亩,超过了总耕地面积三分之一。甘沟乡党委书记靳建喜认为,随着果园面积的持续扩张,以往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家庭收入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以后,更多的甘沟乡群众也会像南部乡镇的果农一样,逐步靠种植苹果而致富。”

围绕苹果产业,“资本下乡”已呈“新常态”,土地变得更加珍贵,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苹果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静宁被农业部划定为黄土高原苹果种植优生区。目前,静宁苹果产业已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格局,加之味浓色艳、耐储存、货架期长等诸多品质,其在全国市场上有了话语权。这些有利的综合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苹果产业。(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沿静庄公路驱车向南行驶,穿越该县威戎镇时,可以看见甘肃绿谷公司建成的一片片苹果矮化密植高新示范园。

公司总经理李晖毕业于兰州大学,原本一直在北京从事医疗器械销售。2012年,看重静宁苹果独特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李晖决定全面转型,投资现代农业。目前,绿谷公司已从威戎、雷大两乡镇流转土地3500多亩建设矮化密植果园,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在静宁的众多民营企业也纷纷“上山下乡”,在各乡镇流转土地建设自己的苹果生产基地。德美集团是该县从事商贸物流和房地产销售的一家大型企业。近年来,德美集团陆续在该县贾河乡和双岘乡采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了苹果生产基地,并利用行业优势,在兰州和北京设立了“静宁苹果专卖店”。截至2014年11月初,德美集团共收购合作社农户苹果2400余吨。而静宁红六福果业公司2013年以来投资4000多万元,在余湾乡采用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成万亩富硒苹果生产基地和万吨气调库,并给每箱生产出的苹果加盖了二维码(身份证),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所产苹果的全程可追溯。

除了大量工商资本投资到苹果产业外,社会闲散资金也纷纷涌入苹果产业。2009年,一直在新疆种植棉花的静宁仁大乡东湾村农民师定万返回家乡,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大面积种植苹果。“川地根本流转不过来,流转来的全部是陡峭的山地,将近有200多亩”师定万说,几年下来,他已累计投进去200多万,“明年果树将进入挂果期,按目前的价格,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师定万满怀信心。

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自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他认为,资本下乡的一大结果就是导致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土地变得更加珍贵。“资本下乡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化的营销模式逐步应用到传统苹果种植业,果园管理的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静宁苹果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静宁苹果\’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迅速提升。”

一部分果农走出静宁,在县外“开疆拓土”栽建果园,静宁苹果产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受制于土地流转面积等因素的制约,县内一部分致富较早,资金充裕且熟练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的果农纷纷尝试走出家门,在县外“开疆拓土”栽建果园,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县区苹果产业的发展。

该县治平乡雷沟村早在2007年就实现了果园全覆盖。2007年,苦于想扩大种植面积而又无地可租的果农雷四喜在经过几个月考察后,以每亩400元的价格在庄浪县万泉乡一次性租地30亩种植苹果。雷四喜也由此成为全村到外县租地种苹果的第一人。

“光治平和仁大两乡在庄浪县租地种苹果的果农就有11户之多。”静宁县林业局园艺站站长贾军平介绍说,据他平时下乡掌握的情况,目前,静宁果农走出县外种植苹果的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可以用人数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辐射半径越来越广来概括。”

为了证实这种情况,我们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平凉市崆峒区索罗乡,采访了在此租地务果的静宁仁大乡南门村李恒义父子。在索罗乡,静宁人李恒义的“大名”许多当地群众耳熟能详。

2010年,曾因生产注册“SOD”苹果而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的李恒义父子经过考察,决定在崆峒区索罗乡投资兴建果园。因为有着近40多年的务果经历,熟练掌握施肥、修剪、植保等苹果生产的一整套技术,李恒义的到来受到了崆峒区和索罗乡两级政府的热烈欢迎。为了带动当地苹果产业发展,索罗乡政府还开出了较为优惠的土地承包政策:采用发放补贴的形式,替李恒义垫资前三年的土地流转费用。

“目前总共流转了300多亩土地,集中连片,管理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全部采用大苗移栽,配套滴管设备,预计2016年就可全面挂果。”李恒义自信地介绍说。

而索罗乡乡党委书记罗永宏也坦言,静宁人李恒义建设的这300多亩果园在当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园落户后,前来参观请教的群众络绎不绝,周边不少群众也开始自发栽植果树了。

“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好现象,全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明显减小了,政府和群众开始变得‘合拍\’了!”罗永宏认为,李恒义这300多亩果园挂果丰收后,对全乡农民发展苹果产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在静宁周边的庄浪、灵台、泾川等县都有静宁果农务果的身影。“走,租地种苹果去!”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发生在静宁果农身上活生生的事实,静宁苹果产业对周边县区的带动效应已日益凸显。

新闻推荐

走,租地种苹果去——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

庄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庄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走,租地种苹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