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合村带头务果的村官们

平凉日报 2014-10-26 18:58 大字

□本报记者李晓明

“三合村的村干部个个都是苹果产业的带头人,没有村干部带动,果园发展不会这么快。”去庄浪县朱店镇三合村的路上,包村干部、镇司法所所长陈莲蕊介绍说。

近日,在三合村标准化果园管理示范点杨柳坪,村主任杨居子家的果园显得很热闹。坐在树下的老伴王淑芳一手持量具比划大小,一手将篮中的苹果按个头分类装筐。儿子杨富祥不停地来回奔走,不断将分类装好的塑料筐子搬到手推车上,运往地头的一个临时搭建的储存大棚整齐码放。王淑芳身后,一望无际的果园里,伴随着沙沙作响声的是一串串欢声笑语——枝头上、树底下,前来“帮忙”摘果的一群中老年妇女穿梭其间,说笑着忙碌着。

“今年的果子全给陕西客商订走了,每斤均价3.5元左右,每亩产量5000斤,10亩果园少说也卖17万多元。”谈及今年收成,杨居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近日忙着摘苹果,山上3亩幼园里套种的洋芋、黄豆都顾不上去收拾。

三合村南川的杨柳坪有400多亩果园,其中示范点的80亩都是通过落头、开心、提杆等措施升级改造后的示范园。北川果园面积大,大多果园都进入了盛果期。三合村果园建设是全镇的样板也是全县果品基地之一。自2009年村里的果园基地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后,该村的果子在市场上销路一直很好,家家的果子都在上市前被预订一空。

在一个三面墙壁挂满字画和荣誉证书的房子里,记者终于等到了主人——今年71岁、当了40多年村干部的村支书柳玉昌。近日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组要来村里果园采访,他陪县林业局领导去北川看果园才回来。家里22亩果园今年以每斤3.1元的价格给四川客商订了3.5万公斤果子。他三个儿子带老婆娃娃都进园去干活,人手不够,还在村里雇了几个人帮着采摘呢。大门对面的几间库房里堆满了苹果,孙女柳亚莉带人忙着果子装车前的准备工作,院子里堆放着很多的塑料发泡网,客商早就送来了装箱用的材料。

“全村3600多亩土地,如今3400亩变成了果园,人均1.3亩果园。其中1200亩已经进入盛果期。全村上10亩果园的有40多户,其中北川有3个大户就承包了120亩呢。”说起村里人的果树发展情况,柳玉昌显得有点自豪。柳玉昌坦言:“在村里我算不上最好的,但在果园发展上我们村干部一直走在最前头。”

柳玉昌是村上最早发展果园的人。2003年柳玉昌就带头承包了10亩果园。发展果园的过程缓慢而艰辛,尤其是村民对发展果园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让村民从他身上看到发展果园带来的好处,这些年来,柳玉昌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最初几年见不到效益,除了大笔苗木款、承包费、人工开支、肥料农药等,年年要不断投入,经济上一直比较紧张,最困难的时候,连女儿去新疆摘棉花挣的钱都搭进去了。经过10多年来的顽强坚持和示范带动,随着他家的收入逐年增加,村民对发展果园有了新的认识,村上果园也有了如今规模。全村所有川地都成了果园后,2010年开始果园发展大规模上山,除少量的山地外,全村基本实现了果园全覆盖。作为远近闻名的“务果大王”,他多次被推选为市人大代表、县上的党代表和人大代表。2014年,他再次被县上评为苹果产业发展先进个人。

“除我和村主任杨居子外,村干部个个都是务果大户。村干部带头发展果园,村民跟着心里也踏实。”柳玉昌压着指头给记者逐个算着:“副支书李文斌10亩,副主任柳小明20亩,村上文书朱建生30亩……”

新闻推荐

庄浪县抓好《平凉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行工作

...

庄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庄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