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弘扬庄浪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排头兵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吴永斌
庄浪县是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产生了享誉全国的“庄浪精神”。在“庄浪精神”的激励感召下,我立足岗位,砥砺奋进,从一名普通的农业科技人员,成长为农业科技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
回首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0多年的历程,我只是做了一名土生土长的农业技术人员、一名农技推广部门带头人应该做的平凡事。
我来自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饥一顿饱一顿吃着洋芋长大。什么时候让粮食增产,让农民能够吃饱肚子,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
庄浪县是马铃薯生产的传统大县,上世纪80年代,县上把马铃薯确定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发展。但是,由于品种混杂,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解决马铃薯病害和品种,我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和实验,一干就是十多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0年选育完成了一个新品种马铃薯——“庄薯3号”。这个品种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抗晚疫病的“两高一抗”的特性,非常适合在高寒阴湿地区栽植。
为了让“庄薯3号”成为农民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主栽品种,我主持实施了“庄薯3号”示范与推广项目,带领农技干部建成原种生产网棚750亩,建立了一级种薯基地3万亩,不仅把“庄薯3号”在庄浪县全面推开,而且还逐步推广到全省及宁夏、陕西等地,使马铃薯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也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至2013年底,“庄薯3号”累计在西北7个省区56个县(区)推广应用2500万亩,新增总产值89.2亿元,新增总纯收益46.48亿元。
多年的农技研究推广工作,使我深深感到,只要把心用到、把工夫下到,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1984年,我从平凉农校毕业后,正赶上第二次土壤普查。3年时间里,我徒步走遍了庄浪的山山水水,先后采集土样1400份,挖取土壤剖面200多份。从2006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我组织单位技术人员调查地块7968块,完成土壤测试16个项目8万多项,开具施肥建议卡8万多份,累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70多万亩,总增产粮食24万多吨,总增产值7.8亿元。庄浪县因此成功创建成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
为了实现全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我多次拜访甘肃省著名育种专家,先后引进、选育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实现了全县农作物新品种五次更新换代。2000年以来,引进的中梁、兰天系列冬小麦新品种和沈单、金凯、金穗系列玉米新品种,以及参与选育的庄浪8、9、10、11号冬小麦品种,在平凉市7县区及宁夏、天水部分省市等适种区累计示范推广良种1199万亩,总增产粮食36万吨,总增纯收入3.9亿元。
长期的农技推广工作使我深深明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最缺什么,最需要我们帮他们做什么,我们就应该将这个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方向。
2005年,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省推广,经试验示范,抗旱作用十分显著。我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反映,得到了县上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不到7年时间内,就实现了全县玉米全膜覆盖化。2005年以来,通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累计总增产粮食29.2万吨,总增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976.5元,全县仅全膜双垄沟播一项技术增产粮食15万吨以上,相当于增加40万人口1年的口粮,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为了使发展设施蔬菜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我广泛调研,大力推广蔬菜专业示范村建设。先后在全县建成了6个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和4个蔬菜集中示范区,使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580多亩,带动全县种植蔬菜10万亩以上,总产蔬菜21万多吨,总产值2.8亿元,加快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步伐。
新闻推荐
为了“百姓富”与“生态美”——庄浪县弘扬庄浪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进生态和果业建设纪实
...
庄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庄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