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的愿望是能用彩笔画画”庄浪县朱店镇朱河小学的孩子们期盼爱心包裹

兰州晚报 2012-05-15 16:28 大字

老师弹琴,孩子们听得入神。

本报讯庄浪县朱店镇是一个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村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当大多数城里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时,村里的孩子却只能在泥里摸爬滚打。朱河小学的孩子们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了还得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全校只有一架脚踏琴,有好心人捐助了乒乓球台、篮球架,但是孩子们却没有篮球、球拍……而能拥有这些,就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

留守孩子期盼篮球和乒乓球拍

朱店镇位于庄浪县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朱河小学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成了留守儿童。

因为贫穷,孩子的父母不得不打工谋生;因为贫穷,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孩子留给年迈的长者;因为贫穷,留守儿童们失去父母的教导和关爱。记者在采访时,正巧遇到一位打工回来的年轻父亲。他对记者说:“这次回来就是因为太想孩子了。我在城里的建筑工地当搬运工,每月有上千元的收入,但还是省吃俭用寄给孩子上学用。我再苦再累都没关系,只要我的孩子能学到文化,能有个好出路……”

村子上在地里干活的大多是爷孙搭配。一位抽着旱烟的老汉对记者说:“俺没文化,就会种地,当初没让儿子上中学,只能怪我。现在儿子去打工,我怎么累,也要供我的孙子念书,不能让孙子再怪我们。”朱河小学就是全村人的希望,2001年由国家二期义教工程建成了二层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有了好心人捐助了篮球架和3个乒乓球台,但没有篮球、乒乓球拍,孩子仍然享用不上这些器材。

上了6年学没画过一张彩色画

朱河小学六年级的朱欢欢非常喜欢画画,今年11岁的她,父亲常年在外

朱欢欢期盼画张有色彩的画

打工,母亲又患有先天性智障,家中生活非常困难。她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回家做饭,帮爷爷干地里的农活,并且照顾生病的母亲,从小就承担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家庭责任。但朱欢欢热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热衷于画画。然而已经上了六年学的她,没有画过一张有色彩的画,看着美术书上色彩缤纷的画,朱欢欢眼中充满了向往。

翻开朱欢欢的美术作业,满眼都是黑白的画面,却充满了希望。作业的第

一页,云是画面的主角,在小溪的上空漂浮,仿佛是阳光渲染它们的模样,一条山路仿佛是通向大山的另一边……

据了解,朱河小学共有学生276名,目前却仅有一架老式的脚踏琴。记者采访时正好是大课间,很多孩子都围在有脚踏琴的教室门外,老师便打开教室门,让孩子们进去。老旧的脚踏琴旁立刻围满了孩子,老师弹着曲子,听入神的孩子久久不愿离开。

相关新闻

第一批爱心包裹已送达甘肃省

本报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爱心包裹帮乡村孩子圆梦”项目开展以来的第一批爱心包裹已经抵达甘肃省,正在依托中国邮政送往正宁县王沟圈小学。记者联系到甘肃邮政市场部主管王博,他告诉记者,“爱心包裹”是专门设立通道进行运输,路上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转,预计第二天就能到达正宁县的邮局。届时,本报记者将前往正宁县王沟圈小学帮助分发包裹。

5月14日,本报已将镇朱河小学的《圆梦2012项目学校推荐表》上报至远在北京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基金会工作人员侯思铭告诉记者:“感谢兰州晚报的支持和公益精神,为甘肃的贫困孩子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搭建了桥梁,朱河小学的情况会马上安排捐助。爱心包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公众参与的公益项目。希望越来越多的公众能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体验到付出爱的幸福和快乐。”

新闻推荐

“以后,我的凳子再不会咯吱咯吱响了 ”

学生们搬运新课桌旧课桌破烂不堪至此,200套桌椅全部送完,七山和庄浪将成为本报公益活动优先资助地区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文/...

庄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庄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