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甘肃日报 2018-05-11 03:20 大字

平凉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言语听觉康复科团队在平凉市举行的“工行杯”新时代奋斗号评选中被命名为先进集体。本报通讯员 杨昕

本报记者 朱宇鲲 通讯员 赵琛

在平凉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言语听觉康复科,活跃着一支由1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始终以服务孤残儿童、提高康复医疗质量为己任,帮助许多孩子实现了言语听觉康复,和正常孩子一样步入学校。

今年47岁的贾冬云是平凉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言语听觉康复科的一名特教老师,8年来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反反复复地教孩子们怎么听、怎么说,这样的练习往往要重复成百上千遍。

“第一个到我们言语康复中心来的孩子叫小佳,刚来的时候她不到4岁,性格内向,很胆小,陌生人要是和她一说话,她就大哭。经过康复之后,她学会了说爸爸妈妈之类的简单问候,胆子也慢慢大起来了。”贾冬云说,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有时候矫正一个发音需要训练一两个月。

“经过康复训练,我的孩子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说话了。”让小佳的妈妈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小佳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有时候一天练习下来,嗓子特别干,头都是晕的。”一名特教老师说,最让他们难过的,是教了成百上千遍之后,孩子还是没办法开口说出“爸爸”“妈妈”这样简单词汇时的那种无奈。

在特教老师漆奋玉看来,跟别的老师相比,干这一行更需要有耐心、有爱心,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直到帮助这些孩子们走出无声的世界。

近年来,康复科连续承担了全省“七彩梦助听器”项目(40人)、“甘肃省全年龄段贫困听力残疾人救助项目”(30人)和“千”名人工耳蜗术后强化训练项目(125人),并多次组织人员到平凉市七县(区)入户走访、摸底筛查患儿,将符合条件的患儿全部纳入项目,接受康复训练。

新闻推荐

赵亮,走好!

西部商报讯记者陶怡杉“妈妈,妈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戴着白帽子穿白衣服啊?爸爸躺在玻璃罩子里怎么不动呀?”四岁的小人儿,懵懂的眼神望着身边瘦弱的身影,可回应他的却只有妈妈的失声痛哭和紧紧拥抱……...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