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励志”助力灵台素质教育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7-25 00:42 大字

本报记者 俞树红 段睿君

“王方瞳被北京大学录取啦!”这一消息连日来在灵台县高考学子中奔走相告。灵台县教育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是灵台县自2012年以来,第九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统计显示,2012年,灵台县高考质量首次刷洗倒数第二记录,一跃提升至平凉市第二,并连续七年保持在全市前三名,1405名学生被“985”和“211”院校录取,超过恢复高考以来35年的总和。

一个只有23万人口的小县,素质教育在短短几年缘何如此提高之快?

灵台县教育局副局长姚维纲告诉记者,这与县上每年坚持邀请北大、清华博士生演讲团到基层学校开展感恩励志讲演活动分不开。

贫困县学子与北大清华之缘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011年10月,新一届灵台县委就提出,让灵台教育“脱胎换骨”。80后的灵台县委书记刘凯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刘凯提出,要以提高教育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明确提高教育素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教育素质上来。

7月9日,记者在灵台采访,姚维纲在谈到灵台与北大清华之缘时说:“今年高考后,王方瞳考试成绩不错,县委书记刘凯与北大取得联系,这名考生的成绩可以上北京大学医学院,但因该学生不喜欢此专业,自动放弃了,后经过多方努力,通过贫困专项录到北京大学地质系。”

今年3月份,灵台县邀请灵台籍北大张静、清华郭鹏两位学生来灵台县一中做“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全县高三学生到场专心听报告,现场提问、交流互动、场面十分精彩。高三学生王方瞳边听边心里暗想“一定要考取北大。”

据王方瞳的班主任王银虎介绍,2016年王方瞳因成绩不在全班前十名,未能参加县上组织的赴北京“清北励志行”活动。

“对于方瞳,我总认为,他的思考有时会‘误入藕花深处’而有‘惊起一滩鸥鹭’的意味,的确过犹不及。”王银虎说,面对北京大学地质系录取通知书,王方瞳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了。

“县长教育基金”的杠杆作用

“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灵台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着眼全县教育工作长远发展,通过社会捐助和财政支持,2015年发起设立“县长教育基金”。

3月22日,2019年春季甘肃兴华助学金发放仪式暨王娅事迹宣讲会在灵台一中举行。这是自2011年9月以来,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为灵台县发放资助资金最多的一次,奖金164.8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86人,确保了贫困生正常读书,完成学业。

“有了‘县长教育基金’的资助,我的生活费、学习资料费都有了保障,母亲也能歇一歇了。”灵台二中一位姓陶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其父亲患肝癌,几次化疗,花完了家里积蓄,一家生活全靠母亲精打细算,家境十分困难。学校得知相关情况后,及时上报,“县长教育基金”为他提供助学资金1000元,解决燃眉之急。

据了解,“县长教育基金”设立以来,累计发放奖励金、资助金15.31万元,324人先后受到奖励和资助。

2018年,灵台县举行县长教育基金奖励金资助发放仪式上,相关领导就指出,县委、县政府成立教育基金,初衷是激励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潜心从教、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奋学习,保障家境困难的教师安心从教、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助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勉励受到奖励、资助的老师和学生要常怀进取之志,再接再厉、创佳绩,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人民及爱心人士的关心厚爱。

感恩励志 成风化人

2019年4月30日上午,灵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什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600多名学生参加了以“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演讲现场声情并茂,语言优美凝练,深层次诠释了“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的内涵。通过本次青少年教育志愿者代表主题演讲活动,达到了教育青少年学生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用热诚的心去帮助别人,从严要求自己,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引领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争做阳光向上、知礼感恩、文明守信的好公民。

在互动环节中,一个个学生自告奋勇地奔向舞台,一声声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爱的呐喊:“爸爸、妈妈我爱你!”、“老师,您辛苦了!”……母女相拥相泣,师生深情相拥,催人深省的感情宣泄,让全场充溢着浓浓的感人气氛。

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的学生。本次宣讲活动,让在场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震撼,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了师生交流、亲子交流的良好氛围,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教会了学生拥有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之心,同时号召大家一起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人,用自身的行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记者在灵台二中第九届“校园感恩之心”事迹简介中看到,评委这样评价高一二班学生周欣玥,她是一位善良、文静、大方、优秀的女孩,以懂事明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勤奋进取承受老师的培育之恩;以认真负责践行自己的感恩誓言;以灿烂阳光照亮自己和同学的花季人生,她正是用那颗真诚善良的心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

在灵台县,每年各中小学都要像二中这样开展诸如“感恩孝道”、“感恩励志”之类的教育活动。

“2014、2015、2016连续三年教育局组织中考前十名、高二班级前10名优秀学生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参加‘感恩励志清北行’等活动,聆听北大老师对教学介绍、学生毕业安置情况,以及北大毕业知名人士传奇故事。让学生吃校园食堂饭,感受校园氛围环境,从而启发学生奋发学习,励志拼搏进名校。”姚维纲说。

据了解,灵台县组织高二学生暑期“清北行”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通过游览北大、清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纪念堂、故宫、八达岭等名校校园环境和历史古迹,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

新闻推荐

岗位设在家门口 脱贫致富不远行──灵台县组织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便输转助推脱贫攻坚

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灵台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发展产业必须坚持“长短结合”,既要让贫困群众眼前能脱贫,也要远期能...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