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冯艳利的追梦之路

平凉日报 2017-03-31 06:07 大字
石艺画《春日》。

面塑作品《孔子像》。

□刘斐文/图

灵台县城杏林路中段南侧,有一家“阳春餐馆”,每天天不亮就已开张,慕名来吃早餐者络绎不绝。店内墙面或张贴或悬挂的绘画、石艺画极其传神,凡来吃饭的顾客都要欣赏、赞叹一番。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一件件作品出自该店老板娘冯艳利之手。

冯艳利祖籍河南,因她自小喜欢画画,13岁那年,父母送她去河南浚县文化馆学习画画。这一学就是两年,父亲每天用自行车带两桶酱油醋游乡卖了,所得收入就是她一天的花费。15岁时,她就开始在浚县根雕艺术家张合禹老师那里实习了。后来在浚县古风陶艺厂山水组上班。两年后又去山东淄博华夏陶艺厂打工。随着阅历的丰富,她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便又于1997年到北京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学习期间与在北京做厨师的灵台县独店镇青年连希成结识,两人结婚后在北京创业。因老人年迈,两个孩子在灵台县城上学需要照顾,夫妻俩于2011年春天回到灵台。

冯艳利并不富裕,也不靠艺术为生。她一边相夫教子,一边开早餐店维持生计。孩子长大外出求学后,她才重拾昔日爱好,要让自己的人生走出“锅碗瓢盆”的局限,变得丰富多彩一些。

她白天要做生意,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在家里画画,做手工。一般面塑都是采用传统配方或稍加改良做的,传统配方是面粉、糯米粉、蜂蜜、色素,按一定比例调和成原料进行面塑制作。冯艳利却是采用面塑基本配方与软陶相结合方法做面塑,彻底攻克了传统面塑作品存放稍久,必然会发酵胀裂变形、变质的难题。

她所住居室里,到处都码放着绘画和石艺画、面塑作品材料。笔者询问她创作了多少石艺画、面塑作品?她淡淡一笑说,不多。然后,又沉浸在介绍创作石艺画、面塑作品体会的幸福之中。说话间隙,她随手向笔者展示了给社区妇女培训时自己做的瓶子,是用软陶做的,纯手工,上边是灰色盘泥罐,下边是拼接花色瓶。从她娓娓讲述中,笔者终于弄明白了她的石艺画、面塑作品的特质。她是结合灵台西周文化深厚底蕴,嫁接鲁豫民间面塑、石艺画传统技法元素,悉心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灵台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美作品,成功实现了将灵台面塑、石艺画制作技法由水平面堆砌,转变为立体多维艺术构造,而且保持了作品艺术原貌的持久性。这一创新方法,使作品载体形式得到彻底解放,无论在地面的任何水平面上,都可做可展,也可让面塑作品、石艺画和书画作品一样上墙悬挂展示,使艺术交流空间得到拓展。比如,《荷花仙子》这件圆盘面贴作品,她将面塑和软陶技法糅在一起进行创作,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效果。

她创作的风景油画《雪后》,曾荣获县级一等奖。软陶盘面画《清香》和石艺画《兰》,在《甘肃妇女》杂志发表。石艺画和面塑作品曾分别荣获2015年、2016年平凉市第二届、第三届“陇原巧手”作品大赛三等奖和最佳创意设计奖。

多年来,冯艳利和丈夫也都是当地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三八”妇女节,她在灵台东城社区义务给社区妇女培训丝网花技术;在灵台县文化馆举行的“笔墨有情”书画公益慈善义卖活动中,她把“义卖”自己作品所得的善款全部捐赠给孤寡老人。有空的时候,她也经常参加文艺进社区活动。

冯艳利说,我这样刻苦努力,只是想要过一种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已,等自己老了,不会因为这一生虚度了年华而后悔。

新闻推荐

杨元堂扔了旧水桶

□本报记者曹鹏伟马红梅周小龙看着水龙头流出清凌凌的自来水,杨元堂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决定把常年绑在电动车上拉水的两只塑料旧水桶扔掉。今年48岁的杨元堂...

灵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