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家沟村的蜕变

平凉日报 2017-03-21 06:08 大字

□本报记者王富强杨啸

3月14日,记者踏着春雪,沿着一条蜿蜒的盘山水泥硬化路来到灵台县梁原乡王家沟村,房瓦、田野、山坡银装素裹,分外迷人。

梁原乡是灵台县偏远的西部山区乡镇,王家沟村距梁原乡有4.9公里,毗邻崇信县木林乡。以前一说起王家沟村,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山连山、矮矮的土坯房、窄窄的山间小道,是全县挂上名的贫困村,这里曾经闭塞落后,群众常常靠闲聊来消磨时间。

“刚上班就到王家沟村包村,那天刚好下了点雨,到村部走了近1个小时的路,两腿全是泥。”梁原乡副乡长仇晓伟回忆初到王家沟村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村部是破烂的土坯房,窗户是塑料纸糊的,风吹窗户纸哗啦哗啦地响。看到这里,他眼里闪着泪花,怎样才能改变这里的面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成了他心头最牵挂的事情。

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王家沟村系全县79个贫困村之一,由县上领导主抓,派驻驻村工作队员,因地施策,给这个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生产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土坯房变成了小康屋,村民告别了晴通雨阻的山路,走上了水泥硬化路,种上了“三保田”,用上了动力电和无线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变。

村支书王岁虎向记者介绍,通过县乡帮助,硬化、砂化村社道路11.2公里,整修梯田、老庄基复垦1200亩,修建水塔1处,自来水入户率达98%,农电网得到升级改造,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村有184户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便捷。村上配套建设了服务中心、乡村舞台、文化广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电商金融服务网点、村幼儿园等,村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现在路好了,化肥都送到家门口了。”村上的种粮大户王成虎深有感触地说,刚在家门口买了60袋化肥,以前收玉米前前后后得一个月,去年村里开进了玉米收割机,家里40亩地的玉米两天就收完了,路通了出行便捷了,玉米刚收就能卖个好价钱。

正在自家两层楼上擦玻璃的王建栋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冬天有点‘暖\’,我用上了土暖,村里好多农户还安上了空调,以前两相电时,电压低,照明都成问题,连电磁炉都用不了,更别说空调了。”

村庄美了,生活方便了,村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了,挣钱的门路也多了。村民王海奎返乡在村上办起了富民果袋厂,既给村民带来了方便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少收入。据王海奎介绍,他以前在外打工,听起来工资不错,但除去房租、日常开支、来回车费等所剩无几。现在在家门口挣钱,住自家房、吃自家种的菜,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王家沟村依托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的自然优势,乡村两级为村民量身定制栽植山地果树1379亩、新品种花椒树170亩,种植全膜玉米4000亩,小杂粮220亩。组建了王家沟村互助资金协会,成立了兴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60头养猪大户2户,1000只养鸡大户2户,全村牛存栏量达到100头。

如今的王家沟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条条村道平整干净,一幢幢新居错落有致,一派和谐美丽的新农村景象。

新闻推荐

灵台县干部群众抢抓农时忙春耕

灵台县干部群众抢抓农时忙春耕本报灵台讯(记者惠程华通讯员冯永乐马红梅)2月20日,今年的第一场瑞雪,染白了陇东高原。灵台县干部群众抓住这场有效缓解旱情的降雪时机,提前做好春耕生产的技术培训和农...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王家沟村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