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梅:堆贴画的传承者

平凉日报 2017-03-17 15:09 大字

□本报记者曹鹏伟马红梅

七片叶、六根茎、五朵花,安静地沉睡在白色的圆盘里,绿的明净,红的摇曳,一盘“仙客来”似乎沁出着微微的幽香。3月16日,记者看到了一幅以布、胶水粘贴而成的堆贴画作品《仙客来》,画面栩栩如生,让人不由得心生赞叹。

看似是一幅简单的作品,但李梅要用整整一周时间才能完成。

1988年,21岁的李梅高中毕业考入灵台县百货公司上班,后因国企改制而下岗,之后摆过地摊,通过自学计算机开过打印店,考导游证做过导游,是灵台有名的女“创客”。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梅迷恋上了堆贴画,从此走上了学习堆贴画的艰难之路。

灵台堆贴画又叫布艺堆绣画,其前身是丝绫堆绣,起源于南北朝,繁盛于唐朝,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术之一,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古老的手艺几乎失传。

传承古老的民间手艺,这是李梅学习制作堆贴画之初就树立的理想。刚开始制作,可供李梅参考借鉴的东西很少,一切几乎从零开始,有点美术基础的李梅却坚信自己可以让堆贴画艺术“复苏”。她首先从画面布局、布料特性和用胶等方面入手,积极向懂美术和爱好手工制作的朋友请教,为了找到适合的布料和粘合剂,她从网上购置了大量材料进行反复试做对比,这样的摸索无疑是很劳神的,白天忙完,收获不大,晚上突然有了灵感,她等不到天亮就起床尝试,像着了魔一样。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实践,终于研究出了一套制作堆贴画的流程,她的第一件像样的作品《仕女图》一完工就受到了好评。

有了鼓励,李梅愈发自信,对堆贴画更加入迷,她不停创作、体验,技法上越来越成熟,但她总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有提升空间,为了提高美术功底,她在网上报了工笔画培训班,提高自我绘画的技艺。有一次,她借助全市妇联组织赴清华大学培训的机会,有幸参观了北京妇女手工编织基地,取材丰富、形态逼真的滕氏布糊画打开了她创作的灵感,她汲取了布糊画创作的精华,在用料和上色上做了一些改进,创新性地把丝网花制作技艺和中国结编织元素运用到堆贴画中,提高了堆贴画的创作水平,使画面更加具有观赏性。

经过不懈努力,李梅手中的“花鸟鱼虫”、人物造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省妇联搭建的“陇原巧手”平台将她的作品推上网络,为堆贴画远销省外打开了一扇窗户。

“堆贴画的特点就是立体感强,色彩丰富,既有工笔画的细腻,又有浮雕的立体感,全部是用胶将布料粘连起来,不用一针一线。”为了将这种独特而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李梅还开设了培训班,免费教当地妇女制作。

李梅告诉记者,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把灵台堆贴画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堆贴画制作中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好这一古老的手艺。

新闻推荐

灵台:农资打假护航春耕生产

本报灵台讯(记者曹鹏伟)近日,灵台县组织春季农资打假联合检查组,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农资销售门店和部分村销售网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此次活动主要...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