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头形銎青铜戟

甘肃日报 2016-06-21 07:21 大字

人头形銎青铜戟

人头形銎青铜戟

人头形銎青铜戟(局部)

时  代:西周

出土地点:灵台县

珍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说文解字》载:“戟,有枝兵也。”通常形制是集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少数为戈与刀的组合。这种兵器可勾、可刺、可下啄、可横砍,杀伤力极强。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戟出现在商代,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甘肃省博物馆珍藏有一件西周时期的人头形銎青铜戟,构思精妙,造型奇特,极具特色。

人头形銎青铜戟,1972年10月出土于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戟长25.5厘米,宽23厘米,重275克。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国家一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青铜戟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人头形刺刃部分,其造型浓眉深目,披发蜷须,高耳巨目,吻部突出,腮部有“”形纹饰,明显不是华夏人的相貌。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形象很可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北方游牧民族形象。结合白草坡西周墓地出土的一些其他文物看,当时这里的人们显然与北方草原地区有着某些关联。例如,白草坡墓地1号墓出土的管銎啄戈、镰形剑、三凸钮铃首刀等器物与中国北方草原以至于欧亚草原中西部、近东地区出土的同类型器物极为相似。有专家认为,在西周早中期,西周西部的一些方国就与欧亚草原和近东有一定文化联系,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员交往。

殷末周初,灵台一代分布着许多异族、方国,有的是“戎狄之邦”,有的是殷的联盟势力,有的是周的联盟势力,而在其西北部的大片区域则是猃狁部族,即后来所说的犬戎。从同墓葬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可知,人头形銎青铜戟的主人为 伯,他与白草坡西周墓地的另一墓主人潶伯在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时期被封到这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殷商移民及异族方国的镇抚。他们手握重兵,曾参与重大战役,受到周王的优厚待遇。而这件人头形青铜戟就很可能是在某一次战役胜利后所特别铸造的兵器。商周时期曾盛行一种风习:不仅以异族战俘的肉体献神祭祖,还喜用异族战俘的形象装饰贵族们的兵器,以此炫耀军功,激励士气。至于头像腮部“ ”形纹饰,有学者认为是胜利者对战俘所施的烙面印记,以防止其逃跑;另有人认为是写实性地显示异族人的文面之俗。

总之,灵台白草坡出土的这件人头形銎青铜戟,为贵族为炫耀战功而专门铸造的特殊兵器。钩戟上的人头像很有可能是与之作战的猃狁等族人的形象。该文物对于研究西周早、中期西北边疆的政治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图提供:甘肃省博物馆茹实)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灵台西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冬暖式日光温室

去年以来,灵台西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冬暖式日光温室20座,五连体钢架塑料大棚2座,六连体钢架塑料大棚2座。目前,企业已在示范基地种植2013年冬茬蔬菜402亩。图为中台镇杨村村菜农正在冬暖...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人头形銎青铜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