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议重立平凉抗日烈士纪念碑

平凉日报 2015-08-08 18:25 大字

□本报记者秦玉龙

随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全国各地都在以各种形式追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缅怀抗日英烈。最近,有市民呼吁,重立平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据资料记载,1938年,平凉各族各界为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在柳湖公园北门喷泉东南方修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中间立有一四方形石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座刻有“精神不死”4个大字。碑文由平凉已故著名书画家张观雪先生用隶书丹书。此碑在文革期间因亭毁被埋入地下。2002年7月22日,柳湖在清淤时,挖出了遗失多年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如今,已断裂为7块的纪念碑残碑留存于柳湖公园。

早在2006年,王晓、汝文郁、贾子祥等9位离退休老同志就曾联名写信呼吁:重立柳湖平凉抗日烈士纪念碑。当年10月27日,本报曾以《重立柳湖抗日烈士纪念碑》为题,报道过几位老同志的呼吁。一晃9年过去了,当初的呼吁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重立纪念碑事宜也没了下文。

据悉,抗战期间,平凉虽然身处大后方,但同样为了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平凉各地一大批热血男儿和爱国青年学生,身着戎装,纷纷告别家乡、校园、父母和亲人,积极应征参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从资料记载看,当时全平凉地区应征参军、参战的青年数以万计,分布在全国各个战场,许多人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记者查阅新编《平凉地区志》看到,第四章“人物表录”用了整整7个页面,收录了除灵台县外全市六县区470多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其实,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平凉战死沙场、以身殉国的英雄儿女及死难同胞数以千计,很多人是在如百灵庙战役、喜峰口战役、淞沪会战、中条山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会战、百团大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他们中既有共产党的将士,也有国民党的将士,既有普通战士,也有排、连、营、团级干部。其中,华亭县在抗日前线阵亡将士就达108人,静宁县102人。

记得2006年记者就此事采访柳湖公园管委会时,公园负责人表示,重立纪念碑有三大障碍:一是当时预算大概需要10多万元费用,包括立碑、修亭等,公园无力负担。二是现在柳湖残存碑身只有“抗日阵亡将士”文字,其他文字已佚失,其纪念意义不是太大。三是柳湖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立阵亡将士纪念碑与环境不太和谐,市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将抗战纪念碑立于博物馆院内供人瞻仰为好。

记者认为,这“三大障碍”现在看来都不是问题。首先,由政府出面重立纪念碑,经费应该不存在问题。其次,关于原碑文佚失问题,记者当年在报道中就已经提供了甘肃省档案馆陈乐道先生所写的“平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钩沉”一文,陈先生据民国时期出版的新闻游记《西兰之间》一书记载,详细介绍了柳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情况以及碑文内容,应该不会有误。再其次,关于“柳湖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立阵亡将士纪念碑与环境不太和谐”之说,《西兰之间》作者在游记中是这样描述的:“纪念碑亭,与柳湖相得益彰,抗战将士,与国家并垂不朽,游览风景之余,激发奋勉之感,岂仅以丰碑茂碣,为湖光生色而已哉?”不过,公园负责人“将纪念碑立于博物馆院内供人瞻仰”,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重立纪念碑,不是为立而立。纪念碑是一个载体,它承载平凉人民的英雄气。纪念碑是一种唤醒,凝聚着230万平凉人民追慕先贤、崇德向善的正能量。铭记并颂扬为国捐躯的平凉英雄儿女,既是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对烈士的认知,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试金石,检验着我们的社会风尚。

新闻推荐

今年灵台县朝那镇三里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争取并组织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