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富民多元产业】灵台县破解农业产业化难题的启示

甘肃日报 2013-11-25 20:13 大字

【培育富民多元产业】灵台县破解农业产业化难题的启示

壮大富民产业政府该干什么

——灵台县破解农业产业化难题的启示

本报记者 宋振峰

灵台县,不沿边,不靠海,离最近的高速公路也有100多公里。仿佛是一夜之间,这个偏远的地方,前所未有地成了“香饽饽”。

今年年初,中国肉牛行业的领军企业——陕西秦宝牧业有限公司进驻灵台,开工建设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

9月,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深加工企业——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灵台投资的现代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破土动工;

……

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有5家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国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到灵台,进军一系列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7亿元。

灵台,何以忽然受到如此青睐?记者近日在当地采访时发现,这不仅是优良投资环境带来的结果,其中反映出的政府在发展富民多元产业中究竟该干什么的问题,折射出的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启示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产业同样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关键是决策者能否踏踏实实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灵台,农业部划定的苹果适生区,甘肃省18个苹果发展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

有这么好的先天优势,让海升公司这一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闻香下马”,在外人看来似乎理所当然。但是,采访中,当地干部群众对记者说,这实属来之不易。

因为,哪个灵台人不知道,苹果产业的“三起三落”呢?

从1985年零星种植的5000多亩,到1990年的3万余亩;

从1992年的1.6万多亩,到2001年的近10万亩;

从2001年的近10万亩,到2006年,全县果园面积只有2600亩。

栽了挖、挖了栽,宛如过山车的发展历程背后,是当地摇摆不定的苹果产业。 (转2版)

(接1版)

一波三折之后,灵台县决策层终于清醒地认识到,种苹果的先天优势再好,倘若这样变来变去,永远形不成规模效益,鼓不起农民钱袋子。

2006年以来,灵台县领导开始一任接着一任干,“咬住”苹果不松口,将传统的苹果产业,真正做成富民产业。

譬如这一届领导班子,就提出建设全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的发展战略,按照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掀起了新一轮苹果产业发展高潮。

种苹果投入大,他们多方整合资金,给群众无偿提供苗木、地膜。仅今年就累计投入资金3730万元,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植果园的积极性。

老百姓不愿意种,他们分片包干,抓点示范,还组织农民跑静宁学,到陕西看,算账、对比,培训技术,村民们心里一下亮堂了!

行政推动、示范带动,一系列的努力,让苹果产业在灵台重新长大。截至目前,灵台县栽植果园面积18.64万亩。

现在,灵台人终于“尝”到了苹果产业的“甜味”。不仅海升公司来了,而且有3家从事果蔬贮藏的企业也嗅得商机,提前“安营扎寨”。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大为高涨。在独店镇马家塄村,村民马德满清楚地记得,他们村原来有100多亩果园,到2000年,只剩下他和冯崇周家的6亩多地。

2007年,借着全县的东风,村里的果园又恢复到70多亩。那年种的苹果今年挂果了。“挨着我家地畔的马拴兴家的3.5亩果园,今年受了霜冻,还卖了3.5万元。”马德满说。他告诉记者,村里人今年待在果园的时间明显多了,忙乎着剪枝、喷药、施肥。家里没果树的马玉才,最近还寻思着栽苹果树呢。

启示二: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政府要做到带动而不代替,将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有机结合,才能做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坚持行政推动,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的同时,是否意味着政府可以替农民包办一切呢?

位于达溪河畔的灵台县中台镇,种植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给老百姓多找条致富路子,灵台县在中台西川流域的水泉、杨村、坷台3个村,帮老百姓建起了蔬菜拱棚、日光温室,创建起了无公害蔬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先进的农业设施有了,可这里的村民以前从未种过菜。受传统思想观念的羁绊,有的甚至在大棚里种起了大葱、卷心菜。

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富农心切的当地政府部门首先想到了行政的力量,他们强行推广起了蔬菜品种。

2011年冬天,上茬一公斤还能卖0.55元的紫甘蓝,到收获季节变成了0.25元,一些种植户不干了。他们将滞销的紫甘蓝堆到村委会的门口。最后,政府只好做工作,以奖补的形式,动员本地的一家蔬菜企业出面收购。

“倒菜风波”让灵台县的决策者警醒了:“下指标生产,提篮子叫卖”,肯定会导致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实践证明,“有形的手”不能取代“无形的手”,政府必须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把错放的手放回口袋。

“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灵台县决定,下工夫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只鼓励、不强迫,只引导、不包办,让市场开拓与基地建设同步,培植骨干流通企业、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为了让农民跟上市场经济的节拍,针对种什么、怎么种、卖到哪里去的难题,今年,灵台县引进中行世融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在中台镇建起蔬菜生产示范园。

该企业按照“寿光模式”,加强对市场前期预测,通过订单生产,为周边村社乃至全县的农民群众提供蔬菜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技术和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从而在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同时,帮农民致富。

启示三:在产业发展中,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要用工业的思维来谋划农业的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发展富民多元产业中,政府不能“越位”,这是否意味着削弱政府职能、彻底甩手不管了呢?

一个现象引起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决策者的深思——

灵台自古以来就有养牛的传统,1984年,当地建立了甘肃省第一批肉牛养殖基地。

从那时起,灵台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念牛经,兴牛业”,帮助农民“赶着红牛奔小康”。目前,以灵台为代表的“平凉红牛”品牌走俏市场,闻名遐迩。

可是,仔细分析,牛产业发展将近30年了,灵台的牛产业依然存在品种杂、群体小、市场杂、效益差这4大难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需求增加,但由于成本大、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灵台出现了农户散养萎缩等问题,严重制约肉牛产业的发展步伐。

症结在哪里?还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市场平台搭建不起来,流通瓶颈打不开,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出路只有一个——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起来。灵台县决策者意识到,市场经济面前,政府不能当“运动员”,但也不能“缺位”,要从过去重“管制”向重“服务”转型,当好裁判员和服务员。

灵台县开始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通过当好“红娘”,让龙头企业和农民有效对接,架起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另一方面,围绕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这一目标,今年8月,灵台县出台了《关于提升全县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破解制约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千家万户养牛,让龙头企业有了主心骨和发展后劲。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如今,秦宝牧业落户灵台。秦宝牧业允诺,不仅提供冻配技术品种,扶持7头以上的养殖户、30头以上的养殖场,而且,等农民将牛犊养到4到6个月大时,统一收购,通过“订单式”生产,提高农民收益。

在政府的引导下,和着龙头企业的领跑,越来越多的灵台农民进入了产业化的链条,迸发出“想富”“要富”的激情。一种“破茧化蝶”的力量,正在灵台大地蓄势待发!

新闻推荐

甘肃省评出2013年八大天气气候事件

甘肃省评出2013年八大天气气候事件本报兰州讯(记者陈泳实习生盛捷)省气象局近日公布了由气象专家评选出的“甘肃省2013年度八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7月平均降水量为近54年最多”、“3月平均气温...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