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故里 灵台欢迎您

甘肃日报 2012-08-03 00:47 大字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200强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秦陇交界处,总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是传统的农业县,有“陇东小粮仓”之称。全县辖5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184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3.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7万人。

灵台县历史悠久,早在史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由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灵台文化积淀深厚,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文物大县。古商周文化和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古灵台、明昌铁钟、密须国遗址和皇甫谧、牛增儒、左丘明墓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500多处,出土各时代精品文物近万件。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是世界针灸医学鼻祖、晋代名医皇甫谧和唐代三朝宰相牛僧儒的故里。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灵台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全省有机苹果生产、皇甫谧针灸养生‘三大基地\’,打造灵台能源化工项目、灵台文化旅游‘两个示范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的目标,大力实施发展牛果富民、壮大工业强县、夯实基础攻坚、改善民生固本、改革开放推动、加强党建保证‘六大工程\’”的“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显著改善,呈现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200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万元。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全县肉牛年饲养量14.72万头,年均出栏肉牛5.75万头;果树经济林面积达17.67万亩,其中优质苹果园面积达14.56万亩;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37.5︰22.2︰40.3。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建设持续推进,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2.9%;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自来水化县,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7.2%。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体、科技、广电等各项事业统筹推进;社会管理持续加强,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计民生明显改善。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年均占到总支出的70%以上,居民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公元215—282),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皇甫谧幼年丧母,由叔父母抚养,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后,随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在叔母教诲下,奋志于学,因家贫,带经而农,耽玩典籍,手不释卷。经多年刻苦攻读,遂博通百家之言,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著有《礼乐》《圣真》《帝王世纪》等文史著作十八种。皇甫谧生于汉末,长于曹魏,卒于西晋,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因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面对曹魏代汉,司马氏专权,立志不仕,魏国宰相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都曾征召皇甫谧进朝做官,皆以病、老为辞,唯向晋武帝借书一车,虽疾羸不堪,仍苦读不辍,披阅不怠。四十岁时,因继母去世,从新安回朝那奔丧,自此永居故土,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与世长辞,终年68岁,子童灵、方回等尊其遗命,简葬于今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

《针灸甲乙经》是皇甫谧四十二岁患严重风痹症后,不为病魔屈服,勤求医学古训,悉心钻研针灸,以身试针,潜心钻研,纂成的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全书共12卷128篇,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根据天干编次,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该书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特别是增补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使全书定位孔穴达到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即全身共有针灸穴位649个,提出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和症状等共计800多种,在选穴治疗方面论述了后世始形成的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针灸甲乙经》远在隋唐时期,就已作为医学教育的必学课本,并视之为经方,不但为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列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读《素问》《甲乙》……等诸部经方”,定为医学生必须学习熟读的基本功,而且在唐代、宋代官方的医学教育中,也明确规定其为医学校学习必修课,并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进行授课和据以指导临床实习。唐朝初年,《针灸甲乙经》传入西域,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嗣后传入欧洲,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学习研究针灸医学。

大力开发皇甫谧文化资源

皇甫谧文化源远流长,蕴含博大,是我国历史文化苑囿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灵台县高度重视皇甫谧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皇甫谧文化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广泛推介皇甫谧针灸医学文化资源。建办了《中国皇甫谧网》《甘肃皇甫谧网》,注册了“皇甫谧”中文域名,开设了皇甫谧文化研究论坛;先后举办了2006’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2012崆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皇甫谧文化园开园庆典等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创作编排了大型秦腔剧《皇甫谧》,荣膺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编剧和优秀组织奖,并两次晋京演出。积极开展皇甫谧针灸医学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先后成立了平凉市皇甫谧文化研究院和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创办了《皇甫谧研究》等3个学术性刊物,编辑出版了《针灸甲乙经释义》《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皇甫谧遗著集》等书籍,皇甫谧针灸术已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皇甫谧文化遗址遗迹考证开发。组织力量对皇甫谧的遗址遗迹进行了考证保护,对遗址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在皇甫谧出生地朝那镇建成了皇甫谧雕像,修建了以宣传皇甫谧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皇甫谧大剧院和宣传文化中心。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园。在县城荆山森林公园建成了皇甫谧祠、博物馆等人文旅游景点20多处,成立了皇甫谧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初步形成了一批皇甫谧品牌产业。皇甫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通过了 GMP达标认证,建成了中药前处理、中药提取、固体制剂三个生产车间及中药提取、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四条生产线。建成了皇甫谧药浴中心和以皇甫谧系列白酒为主要产品的大锅大酒厂,成功注册了皇甫谧文化、针灸、教育、故里等商标37项390多个,开发皇甫谧银针、纪念币、邮票、邮册等旅游文化产品10多种。

今后,灵台县将围绕建设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主要建成皇甫谧针灸养生院、皇甫谧针灸专科学校、全国首家洞穴养生酒店等,并对皇甫谧文化园进行提质扩容,做大做强皇甫谧中医院。努力把灵台打造为西北著名、全国知名的针灸养生休闲、针灸文化传承、针灸实用人才培养教育和针灸医学对外交流基地,建成中国西部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区。

蓬勃发展的中医针灸事业

承蒙皇甫谧医学惠泽、深受皇甫谧医学文化熏陶的灵台人民,始终把挖掘整理皇甫谧医学理论,探寻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精髓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加大皇甫谧针灸医学的研究开发力度,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健康全面发展。

着力夯实中医针灸发展基础,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了皇甫谧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和门诊综合楼,购置了中医药诊疗设备,开设针灸专科、颈腰椎病专科等4个中医特色科室。为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和184个村卫生所均配备了针灸挂图、针灸针和火罐等中医诊疗器具,在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病床。目前,全县共有中医药人员313人,持有中医执业资格证书医师89人。具有中医、针灸中级以上职称46人,有4名中医人员被评为“甘肃省乡村名中医”。不断加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引进中医药新技术18项,其中县皇甫谧中医院的小针刀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颈腰椎管狭窄所致疼痛症疗效明显,已累计为万余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先后整理推广治疗呃逆、偏头痛、急性扁桃体炎等50项适宜技术。目前,各乡镇卫生院中至少有1—2人掌握了10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各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了4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开展中医针灸研讨交流,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共收集各类学术论文80多篇,来自日本、韩国、挪威等国和国内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交流。近三年全县共引进中医类本专科毕业生18名,选送赴外进修人员28人,参加学历教育89人,4名副主任中医师和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的10名中医主治医师共带教学徒18名。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县职专开设了护理、药剂等专业12个,培育了一批中医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学术讲座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各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推荐

蔬菜棚里话增收

本报通讯员郭海凤年末岁尾,灵台县中台镇杨村村的菜农张存银开始盘点自家一年来的收入情况。“今年种菜情况不错,估计收入2万元没问题。”张存银...

灵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