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故事 文明之旅 | 明代韩王驻藩平凉二百一十三年
明太祖朱元璋效仿周代世袭制,在全国各地选择大都名城分封诸子,作为藩篱以维护中央政权,分封自己的24个儿子为藩王。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22子朱楹驻藩平凉,但因其无子逝后封地被消。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将其父朱元璋封的韩宪王朱松的嫡长子韩恭王朱冲爩改封至平凉,人称第二代韩王,其于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正式驻藩平凉,1440年薨,谥“恭”。
此后韩王再传10世,均在平凉。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平凉城破,韩王共传11代,总213年。
由于韩王就藩,使明代成为平凉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以书院兴盛为标志的儒家文化蔚然成风,英才辈出。
韩宪王朱松逝于南京,没有来过平凉。其长子韩恭王带两个郡王弟弟即韩襄陵王、韩乐王来平凉驻藩。
明代皇室承袭周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儿子降一格。即亲王嫡长子承袭父亲全部爵位,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承袭郡王,其余儿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嫡长子承袭镇国将军,其余儿子封为奉国将军;以此类推,奉国将军之下为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嘉靖时期平凉人赵时春所著——平凉有史以来首部府志《平凉府志》记载,当时的平凉有亲王1人,郡王19人,镇国将军40人,辅国将军79人,奉国将军212人,镇国中尉259人,辅国中尉77人,奉国中尉3人,共计690人。根据《平凉府志》有关数据估计,韩王府卫队有1000多人,连同侍从佣人杂役共1万多人,19个郡王府的侍从佣人也有万人,将军以下各府也近万人,据此估计超3万人。政府每年支付这一庞大家族粮食47.7万石,银子11.1万两。当时平凉县夏冬两季田赋收入仅2.1万石,供养这些人的支出相当于20多个平凉县的收入。
韩恭王驻藩平凉前,为显示皇族威仪气派,奏请皇帝修建平凉韩王府。明宣宗同意后,派工部主事毛俊到平凉,在安王府的基础上扩建韩王府,府邸大致范围是如今的崆峒区委、区政府、原平凉一中和人民广场区域。
明代藩王府依北京紫禁城格局而建,平凉韩王府也不例外,占地近500亩,城墙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两丈,以方形青石修砌,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
正门前的街道上有下马碑,官员得远远下马,以示恭敬。身穿盔甲、手执长矛的士兵昼夜把守,百姓不得靠近。韩王府背倚柳湖(今柳湖公园),几经扩建,嘉靖时已占平凉城区四分之一。
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知府蔡挺在此“引暖泉为湖,环湖植柳,建避暑阁于其中,为柳湖之所由肇。”
明嘉靖年间,韩昭王占为苑囿大规模修建,由明武宗朱厚照敕赐“崇文书院”供王府子弟读书。书院先后更名为“深柳读书堂”“百泉书院”“高山书院”“柳湖书院”。
柳湖书院从此作为平凉“崇儒重道”培养人才的文昌之所,同治初年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柳湖书院”,并广植“左公柳”,亲书“柳湖”匾额。
每至暮春时节,柳絮轻飘、弥漫湖柳,世人赞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就是名享塞北的平凉古八景之一——“柳湖晴雪”。
清代名家赵汝翼《柳湖晴雪》诗赞:
“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波舞,片片银花绕岸狂。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知凉。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一诗写道: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百里平凉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足见当时“左公柳”之繁盛。
韩王府城楼用青色琉璃瓦,城门涂红漆,城坚门深,气势逼人。宫殿建筑黄顶红墙,象征朱(红)姓江山、皇(黄)权至上。
王府主要建筑设计可概括为“四门两殿三宫园”。
“四门”指沿王府中轴线从南向北为棂星门(正门)、端礼门(中门)、承运门(殿前门,左右有慎德堂、秉忠堂)、广智门(后门)。
“两殿”指承运门后面的承运殿(正殿)、存信殿(起居殿,左右各有一寝宫)。
“三宫园”指整个王府左面(西面)的避暑园和御花园(现柳湖公园),以及右面(东面)的东府宫(世子居住地)。除此之外还有惠迪堂、玉渊堂、览秀楼、看花楼、金香亭、体良亭、寿柏亭、永春园、聚春园等。
藩王为过15岁以上的王子娶妃时,会挑选官宦人家的女子。静宁世族慕容安的女儿,嫁给末代韩王为妃,城破后丈夫出逃,她殉节而死。
藩王之女被封为县君,其女婿叫作仪宾,也是官宦之子。一旦被王室选中,需入赘其府。静宁有位才俊名王完,被朱元璋九世孙、定王朱谟琠为女儿选中,入王府为婿。这位王室女子生活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品德高尚,但22岁就去世了,之后王完搬出王府生活。
在平凉的历代韩王中,第八代韩王朱旭櫏,文化修养不凡,擅长书画,著有诗集《冰壶遗稿》《千字文法帖》但已失传,仅有歌咏崆峒的三首诗传世。
历代韩王大多信奉佛教,当时平凉境内修建寺院,他们都会捐赠钱物。平凉城东的延恩寺塔(今宝塔公园内)和崆峒山中台的法轮禅寺凌空塔,都是嘉靖时韩王捐资修建。
延恩寺塔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耗工十载建成。清代静宁籍进士王源翰有诗赞曰:“东关浮屠起七层,禅房罗列夜传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
延恩寺塔为七级八角楼阁式砖塔,通高35.35米,外观挺拔俊秀,雄伟壮观,蕴含丰富元明营造遗风和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是研究明代高层建筑的重要实例。
崆峒山凌空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无基座七级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米。塔身第一层设南面辟券门,内设佛阁;自第二层起,各层四周有砖刻栏杆,各层开四门,每层出檐,均有仿木结构斗拱,檐上有细致精巧的砖脊、群龛,有铭文“大明国承宣布政平凉府崆峒山镇宝塔一坐 万历十四年五月五日吉造”存世。
嘉靖后的韩王又多信奉道教,常捐助修建道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山古建筑群中的“雷声峰建筑群”,就有“韩王捐资修建”的刻石。
虽然藩王因明成祖制定的“封分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只拥有虚名,没有实权,后来明朝又对这些藩王出台更严格的管理办法。
这些享有特殊权利的庞大家族,奢华生活并非一成不变。明初亲王每年粮食1万石,郡王2千石,以后逐渐缩减,到后来有些不能袭封的,虽是王族但经济来源少。万历时期朝廷才准创业挣钱,但有些人养尊处优已无谋生能力,生活也很困难。最典型的例子,嘉靖时期的韩昭王之弟建宁王朱旭?,曾因借贷将封王时朝廷颁发的金册典当给另一位宗室,后不慎丢失,事闻于朝被废为庶人。
明代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李攀龙在平凉任职时,写诗描述当时韩王府盛况,感叹岁月之匆匆: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麾下将领贺锦率军破平凉,最后一代韩王朱亶塉逃往庆阳,不久贺锦又破庆阳,朱亶塉被俘。
在平凉驻藩生活了213年的韩王家族,彻底退出了平凉大地的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
1.李春茂《明代的平凉城与韩王府》(1996年《平凉文史资料》第四辑)
2.祝世林《明代封于平凉的韩王》(《平凉古代史考述》1997年平凉地区地方志编委会编)
作者:张正彪 审核:丁祥 编辑:樊荣荣新闻推荐
3月31日,静宁县召开归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归雁办主任马存维出席会议。会...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