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模式加快农民脱贫步伐 静宁县把苹果产业做成了脱贫致富“长效产业”
静宁县金果实业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 西部商报记者 张云 供图
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记者 张云) 静宁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同时也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95%的农村家庭依靠苹果产业增收致富,76%的企业分布在苹果产业链上。随着静宁县政府“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完善,当地果农、贫困户也从中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苹果产业的发展也在一步步向前扎实推进,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把苹果产业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真正向实现全面脱贫步步迈进。
1加入合作社果农收入翻番
1月5日,虽然是“小寒”节气,漫山遍野都是积雪,但静宁县韩马村果农韩团平依旧赶早来到自家果园内修剪果树枝。“像这样的枝头要剪掉,才能保证果子的产量和质量。”果树修剪技术指导员正站在积满雪的果树地里手把手指导。如今,在村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韩团平和果农们都掌握了修剪果树的技术。
“以前年收入不到万元,而现在加入合作社能到八万,收成好的时候还能到十万元,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韩团平笑着说,“以前听到一万元感觉是在听天文数字,而如今通过加入合作社种植苹果家里新建了住房,住着宽敞明亮的四合院,出门就是水泥路,运输苹果也开上了小货车,生活一天一个变化。”韩团平激动地告诉记者,以前每家每户都是自己储存苹果,如果遇到市场价格低迷,有将近一半的苹果就会烂掉,但现在不用担心这些事,合作社有专门的冷库储存,可以储存近一年时间。合作社还派人来指导我们进行田间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专家还会及时告诉果农什么时候有什么病虫害发生。同样的场景,记者在苗岘村的果园内也看到了,尽管下着雪但村民们没有因此受影响,依旧站在雪地里修剪果树枝头。苗岘村45岁的李满瑞一家5口人种4亩地,以前连吃饭都发愁,近年改种苹果,乡上给他提供了树苗子化肥,还指派技术员上门免费技术服务,一年收入两万元,不仅盖了新瓦房,还购买了农用车等机械,很快脱离了贫困。”
2“合作社+”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让分散的百姓抱成团,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以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使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与贫困户相互帮扶带动、抱团儿发展、互惠共赢。
静宁县结合县情,坚持发挥合作社在扶贫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通过“合作社+”模式,引导合作社围绕产业链与贫困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共同分享产业化经营收益,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静宁县金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兴明介绍,合作社是1994年建立,为帮扶果农致富,贫困户脱贫制定了很多办法,主要通过扩大社员土地流转、大于等于市场价收购、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扶持,也就是果农只负责种植好自己的苹果,不需要承担后面的风险,让果农种植苹果心里更踏实。据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伟介绍,他们企业创出了“合作社+”和“互联网+”两种模式。2016年经营收入7429万元,合作社社员果品收入最多的31万元,最少的4万元,社员分红116万元,户均1757元,63户社员购买了小汽车,95%以上的社员住上了新房子,社内110户贫困户482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带动周边5000多农户户均果品增收3000多元,使213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为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提供了创业平台。
3明年力争12160名贫困人口靠果品脱贫
近年来,静宁县上下坚持点上突破、片上扩展、带上延伸,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苹果基地建设等项目。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68%,户均10.6亩,人均2.34亩,其中挂果园60万亩、幼园41.2万亩。建成了仁大、李店等12个果园化乡镇和治平雷沟、城川吴庙等80个果品专业村,形成了以李店河流域25万亩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5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和312国道沿线苹果产业带为主的“三大基地”,基地规模越来越明显。
静宁县探索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模式,建成202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5万多人,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为果农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使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走出了合作经营、互助共赢、脱贫致富的路子。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广现代果业生产技术,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余湾红六福富硒苹果生产基地、威戎现代苹果示范园等集约化生产基地,带动发展苹果家庭农场32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集约发展的现代果业发展格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与苹果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近年来,静宁县采取大苗移栽等措施,帮助贫困户户均栽植3亩以上苹果园,在7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新植果园7万亩,覆盖贫困群众13104户53556人,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2017年,全县挂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预计总产量78万吨,产值30亿元。依靠苹果一业,全县3.1万户15.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苹果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挂果园面积稳定保持在8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20万吨,产值6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9520元以上。经过2到3年努力,贫困户挂果园面积达到3.6万亩,涉及7145户28347人,总收入7200万元,人均2540元。到2019年,力争有3160户12160名贫困人口依靠果品产业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静宁县2017年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评估筹备会议召开
12月14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兴荣主持召开静宁县2017年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评估筹备会议,就考评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议就考核筹备、后勤保障、工作配合等方面进行了全...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