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静宁苹果的苦辣酸甜

平凉日报 2016-11-16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王毅

又是一年苹果收获季!

静宁的十月,丰收与喜悦交相辉映;十月的静宁人,汗水与期盼一齐迸放。静宁苹果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回顾静宁苹果发展的过去式、现在时以及将来时,除了沉甸甸的收获外,更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慨。

埋头实干,怎一个“苦”字了得

“自从家里种了5亩苹果树后,我就从来没有闲过,除了过几天年外,基本都在果园里忙活,比种小麦辛苦多了。”果树才刚刚挂果的新店乡杏湾村果农牛军利说。

众所周知,种植果树一年四季都得忙,修枝剪叶、除草追肥、匀花疏果、套袋打药、采摘装箱,一系列工序环环相扣,一步不慎,经济收入就会大打折扣。

“从开花到苹果被客商拉走,一个苹果在果农手里至少经过8次,我家300棵果树,每棵树大约350个苹果,10多万个苹果要在手里循环80万多次,只有起早贪黑的干,苦和累只有自己给自己说。”李店镇晋坡果农晋康泰说。

朴实的静宁人不仅能埋头苦干,还能埋头实学。“修剪果树就是一门学问,需要边学边实践边悟,因此不仅要能勤劳吃苦,还要勤动脑,我们村每家都有一个合格的果树修剪工。”仁大镇海湾村村支书刘九珍拍着胸膛说。

1986年在县委、县政府指引下,栽植下全县第一批果树的全国劳模雷托胜动情地说:“种苹果确实苦,你看我一个不到50岁的人长着一张60多岁的脸,咱们静宁人就是能吃苦,心里总有一种‘宁可苦干,绝不苦熬’的决心,种植出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果树,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30年来,县委、县政府将苹果产业从亩变成了片,从片变成了带,如今百万亩果树在静宁大地上郁郁葱葱,在勤劳吃苦的静宁人民的料理下茁壮成长,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静宁人民的生活。

与时俱进,拆分一个“辣”字

“我刚开始收购静宁苹果的时候是3角、5角、7角钱的光果,如今变成了3元至5元的套袋富士,静宁果农紧跟时代的步伐,种出来国内最好的苹果。”来静宁收购苹果十余年的四川客商陈文谊说。

“辣”不住的静宁人用“辛”劳的汗水和不受束缚、与时俱进的步伐淋漓尽致地诠释着静宁苹果的“辣”味。

“我的果园已经改造了两次,刚开始种的全是秦冠,10年前,我就狠心把正在挂果的秦冠挖了种成了红富士,最近几年,中短枝早熟富士价格高、销路快,我又嫁接了近1亩,种苹果要紧跟市场,咱们果农才有收获。”李店镇王沟村果农刘补娥告诉记者。

不甘落后的静宁人不仅在种植苹果上紧跟时代,还改变了以前的提篮叫卖、坐等客商等销售方式,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营销、农超对接、线上线下交易等营销模式,而且给苹果注入了“文化”元素,李店、余湾、贾河等乡镇把乡村的山水、农民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旅游理念与苹果对接,促进优势互补,巧打观光旅游牌,使游客推开门看、走出门赞,令人回味无穷。

更值得一提的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新理念引领、新模式栽培等8项创新发展措施,加快推进苹果产业由简单生产型向科研创新型,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由单一环节型向全产业链型转变,该《意见》的出台,将为静宁苹果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众志成城坚决制止一股“酸”味

在埋头实干、开拓创新的静宁人民不懈努力下,加之静宁独特的地理优势,生长的苹果以个大、形正、色艳、味美、质脆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持续领跑全国,一些外地苹果以“静宁苹果”的品牌销售,使静宁苹果蒙受了一股浓烈的“酸”味,静宁苹果品牌保护已迫在眉睫。

“最让我们头疼的是一些外地苹果总是以‘静宁苹果\’的品牌销售,市场流通的都是‘静宁苹果\’,价格比我们稍低,我们这些收购静宁苹果的客商只有卖给真正了解苹果的老顾客,因此我们只能现卖现收。”一位收购苹果的客商透露着无奈。

静宁县工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组织开展苹果市场整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击利用静宁苹果包装箱装外地苹果、以次充好等行为,切实维护静宁苹果品牌形象。

当地政府、专业合作社也开始为静宁苹果品牌保护动脑子、想办法。仁大镇政府在苹果果巴上贴上了生态原产地二维码,让苹果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红六福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万元,尝试建立了追溯链上参与对象的编码设计和使用二维码技术制作的可追溯标签;更令人兴奋地是在第二届苹果节新闻发布会上,静宁苹果果贴、箱贴、《“静宁苹果”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及《静宁苹果专用标志、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发布,为保护静宁苹果品牌迈出了坚实一步。

“我们将要全方位的跟踪管理静宁苹果,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掺杂使假、扰乱市场秩序等有损和侵害静宁苹果品牌的违法行为,给静宁苹果一片净土。”静宁县苹果产销协会秘书长徐武宏说。

蓦然回首“甜”味涌上心头

“今年苹果价格尽管没往年好,3亩多果园也卖了3.6万多元,说句心里话我真的知足了,果树就是我的命根子,脱贫就靠它了。”治平乡柳沟村贫困户胡省省说。

今年,全县挂果园面积达到6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72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可达到4725元,15.4万贫困人口依托苹果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静宁苹果除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等6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3项殊荣外,今年,静宁苹果以44.34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16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前十强。

“静宁苹果耐贮藏,再加上冷库保险作用,从苹果采摘到来年端午,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静宁苹果。”常津公司负责人王元和说。

据了解,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52万吨,并且已开发出果酒、果醋等果品精深加工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2万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全县发展纸箱包装企业18户,年生产纸箱3.3亿平方米,产值10亿元,被命名为“中国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

此外,静宁有了自己的育苗基地,已育出苗木60余万株,可有效保障静宁苹果的转型升级和老果园更新改造对优质苗木的需求,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依托静宁苹果的巨大品牌优势,静宁县工业、服务业也纷纷发展壮大起来,苹果产业的带动效益日益显现。

经过30年的探索发展,静宁苹果产业已逐步形成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格局,已成为全国市场上的佼佼者,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静宁人民仍会苦心经营、精心打造,让静宁苹果名扬天下,经久不衰!

新闻推荐

市计生委开展卫生下乡服务活动

近日,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带领部分机关干部、市计生协会、市二院和市计生服务中心的优秀医疗专家一行人,赴七里河区八里镇花寨子村为村民开展卫生下乡服务活动。活动期间,市卫计委机关工作人员为...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