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静宁苹果”提质增效正当时

甘肃经济日报 2016-03-24 00:22 大字

本报通讯员王雄雄樊晓威黄婷婷

双岘乡李咀村果农吴拉旭长长地舒了口气,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日前,他存放在常津公司果库中的1100多箱苹果一次性出售给了成都的客商,毛收入12万多元。2015年是静宁苹果大丰收的一年,数据统计显示,这一年静宁全县的果园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68万吨,比上年增产8万吨。

但受全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一年苹果的价格也呈现出先高后底的发展态势,过山车般的波动着实让果农们几多欢喜几多愁。

果农对价格的判断开始回归理性

2015年国庆期间苹果采摘时,吴拉旭家的果园早已迎来了好几拨四川的客商。由于着色好、个头大且均匀,最终,他将直径(毫米)80、75、70、65四个等级的苹果每斤分别以5.7元、4.7元、3.7元、1.5元的价格预订给了其中的一位客商。

但11月初分级挑拣果子拉货时,除了65毫米外,客商要求其余3个级别的果子每斤降低2毛钱才肯收购。

最终,老吴没有答应降价的要求,而选择将1100多箱苹果全部存库。

之所以这样选择,吴拉旭也是经过认真权衡的。他介绍说,按照多年来静宁苹果的市场行情,春季前,整个次一点苹果就走的差不多了;年后,高质量的静宁苹果走货就会加快,所以价格也会略有回升。其次,从全国而言,陕西、山东的苹果存储时间较短,年前市场会大量走货,所以年后当这些外地的苹果销售的差不多时,极耐储存的“静宁苹果”便会出现一个价格回升的小高潮。

基于以上对市场的分析判断,11月12日,吴拉旭从工业园区买来了纸箱和网套,请人将3万多斤苹果进行了分级装箱并存库。

“纸箱、网套、装箱的人工费用总共花费了1万元,每箱运费1.5元,存储费6.8元。”吴拉旭说,平均下来,一箱苹果存到冷库中的各种花销接近20元。

但2015年市场的行情并没有像吴拉旭所判断的那样:节前略有回升;相反,进入12月以来,整个国内水果价格持续走低,静宁苹果也概莫能外。

吴拉旭算了一笔账,12万的毛收入除去2万多的存库花销,再除去化肥、农药、果袋、人工等2万多的投资成本,2015年,他务果的纯收入在8万元左右。

他坦言,2015年由于对市场的判断严重失误,自己至少损失了4万元。

和吴拉旭对市场的判断不同,该县余湾乡苗岘村全村60多户果农的苹果在采摘时就早早的销售完毕了。据村支书辛云峰统计,2015年全村苹果毛收入超过600万。

辛云峰认为,苗岘村的苹果几乎没有存库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苹果产业已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大伙思想上高度重视,务“精品果”的意识特别强;二是成都、四川等地的客商到余湾乡来的较早,当时全国水果还在高价位运行,客商出价也较高,“所以,惜售的果农几乎没有。”

辛云峰表示,以他个人的看法,静宁优质苹果的收购价每斤如果在4元左右,就完全能出售了。2015年,辛云峰家的6亩多果园总共收入了14.4万多元。

谈及2016年,吴拉旭坦陈,市场会教育每一个人,以后在苹果的销售上会更加谨慎和理性。

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已成为共识

在全国经济谋求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静宁苹果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2016年2月2日下午,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在主持召开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正处于过大关、迈大坎的关键阶段,“变”则乘势而上、海阔天空,“守”则错失良机、前功尽弃。

王晓军强调,要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新潮流,积极应对供需变化新挑战,紧紧抓住市场竞争新机遇,加快推进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会议随后讨论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其实,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从林业局技术人员到果农早已“静悄悄”开展着。1月6日,由静宁县林业局园艺站、果树研究所、职教中心苹果产学研联盟组织举办的全县现代苹果修剪技能大赛拉开帷幕。

与以往培训不同,这次大赛通过“以赛代培”的形式,活动中果农对一棵棵果树认真修剪,林业局技术专家现场打分并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进行点评指导,吸引了大批果农参观学习。

参赛的果农们一致表示,以后必须高度重视商品率,种“精品果”。

该县双岘乡甘峡村果农李志伟对于“提质增效”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2015年6月,他投资1500多元给自家的4亩多初挂果园布设了简易滴灌系统。

在苹果的膨大期,李志伟抛弃了以往挖坑穴施的传统施肥方法,采用芭田长效灌溉肥,并利用滴灌系统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滴灌施肥。

“效果出奇的好!”李志伟告诉我们,滴灌施肥后,4亩多果园整个肥料的投资比2014年减少了2000元左右,而且生产出来的苹果品质明显提升,“除了果个大、着色好之外,直径85(毫米)个头的苹果单果重比同样级别但采用传统施肥苹果重了近1两。”

最终,他家这些苹果每斤以5.7元的价格被四川客商收购。

治平大庄村果农杨炯春因热爱钻研,又在县林业局主办的杂质上发表过《苹果树蚧壳虫防治技术》和《苹果老化树高接换头技术》两篇文章而被村民们称作“老教授”。

他也认为,以后苹果生产中必须树立“优果意识”,再不能像以往只重产量而轻质量了。

“形势发展太快了,市场会逼着你种出好苹果,不然,以后会越来越难卖”,他对提质增效的理解是,必须改变以往“滥施化肥”的习惯,多施生物有机肥,修复果园板结的土壤,延长果树结果期,提高苹果品质。

杨炯春告诉我们,以往,由于太忙,他和村里绝大多数果农都是在当年3月给果实施底肥的。但2015年秋季,在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改变了这种不科学的施肥方法,“抢时间”在10月末给果树施上了底肥,“而

且每棵树增施了5斤生物有机肥。”

静宁县林业局园艺站站长贾军平表示,静宁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其实才刚刚开始,苹果品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空间。

“比如品种的改良,土壤的改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贾军平认为,一个总的指导思路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措施,来力促静宁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绿色果品向有机果品、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

新闻推荐

静宁地税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南梁学习

本报静宁讯(记者刘红兵通讯员王福红)近日,静宁县地税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