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丽:别出心裁“剪”日记
□本报记者李娟淑
已是腊月,静宁县成纪文化城“子桐剪艺坊”里,吕艳丽手握剪刀,娴熟地摆弄着红纸,不大会功夫,一幅《金猴献瑞》窗花从纸堆里跳脱而出,精致又灵动。
记者看到,吕艳丽的剪纸既有长达1米多的“24字核心价值观”大幅作品。也有《三阳开泰》、《金果人家》、《伏羲画卦》等中型剪纸,还有些很小巧的窗花。
吕艳丽是雷大乡谢吕村人,从小喜爱剪纸,从三四岁就跟着奶奶学剪窗花,极具天赋的她一学就会。从平凉师范毕业后,偶然的一次机会,被平凉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会长何霞慧眼识出,吕艳丽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剪纸人生。
人们习惯用“妙笔生花”来形容才高八斗的文人学士,而对吕艳丽来说,应该换成“剪下生花”吧。她的作品或天真浑厚、或玲珑剔透,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技巧相结合,剪出各色各样的佳作。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位蕙质兰心的女孩从小就以剪纸的形式来“写”日记。
“我打小有写日记的习惯,但从来不用文字描述,而是喜欢用剪纸和绘画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吕艳丽说,她把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剪成了“小故事”,慢慢地积累和实践,就有了现在这些让她屡次获得大奖的大型剪纸作品。
谈起女儿,吕艳丽的母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孩子从小心灵手巧,过年剪窗花、画画,别人看了都说好。但长大后她要开个专门卖剪纸的店铺,我就想把这个当爱好还行,要是当口饭吃,还是有点不现实,所以也反对过。后来,她拿到的奖项越来越多,剪纸作品也受到很多人喜爱,我开始觉得她的坚持是正确的。”
吕艳丽告诉记者,剪纸是一门传统民俗艺术,现在懂的、会的人越来越少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习这门艺术,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我的梦想。”她真诚地说。
新闻推荐
为平凉市农产品打开一扇新窗口——静宁苹果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侧记
...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