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阿阳民歌
□雷金生王华
在静宁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求生存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静宁阿阳民歌就是众多文化品类中的一朵奇葩。
民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到了夏商时期,随着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民歌也逐步分化,形成了民间民歌和宫廷雅乐民歌两种体系。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朝,政府专门设立了音乐机构——乐府,使我国民歌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这时候起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民歌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曲”、“清戏”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歌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阿阳民歌的传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7年)续修的《静宁州志》记载:“静宁民性刚直,好施尚义,业农颇勤……亦好音乐歌谣。”1956年12月,甘肃省财政厅朱镜宙曾在静宁县函征过“童谣俚歌”。新中国成立后,静宁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传唱民歌是一种普遍现象,劳作歇缓之际,或在茶余饭后,在田间地头、谷场民舍,传唱民歌之声四处可闻,到处都有它绽放异彩的舞台。尤其在每年春节闹社火,便是传唱演唱民歌的好时期。在农业合作社时代,大家一起耕作,一起唱歌,有对唱、单挑、合唱等形式,歌谣内容特别丰富。
静宁阿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特别丰富。归纳起来有号子、山歌、小调、酒曲四类。其中以小调的数量最多,质量最好。
在这些民歌中,有激发劳动热情、诉说劳动感受的;有讽喻世相的;有反映民间婚嫁、祀丧、劝酒以及文化娱乐的;有表现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爱情自由生活的。
阿阳民歌歌词大多为四句七字式,也有三句五字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都是在山坡、田间劳动耕作时随意喊唱的。阿阳民歌唱起来曲调优美,婉转动听,比兴确切,唱词丰富,如《绣荷包》、《十杯子酒》、《十对花》、《茉莉花》、《五更鸟》等,这类民歌传唱范围广,接触面大,唱词都使用静宁方言,内容涉猎较广,歌词多以分段分节为主。还有一类民歌诵唱入韵、朗朗上口,信手拈来,带有滑稽色彩,像《打金刚》、《催眠曲》、《吆老牛》等。饶有风趣的儿歌类民歌,生活情趣较浓,大人们作为增长儿童的生活知识和某些生活技能唱给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儿童最喜欢吟唱爷爷、奶奶、父母亲教给他们的童谣俚语,如《月亮光光》、《玛咪玛》、《古今古》、《烟囱眼、冒冒烟》等。《尼姑下山》写一个少年尼姑的“思凡”;《扁豆开花》是描写一位女子对女大男小的不合理婚姻的控诉;《干妹子下四川》写一对恋人的相约私奔;《四大节》、《送干哥》等情歌,描写情景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句句扣人心弦;《十里墩》先讲故事,后叙离别,触景生情,比兴并用,在结构布局上别开生面,与众不同。静宁阿阳民歌中的有些曲调,虽然别的地方也有,但详细研究起来却都有差别,有些则差别相当大,如《大钉缸》与各地流行的《钉缸》就全然不同,像《四大节》、《十里墩》、《送干哥》等民歌,不仅在别的地方资料中尚未发现,而且其曲调节奏的奇特,在民歌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静宁阿阳民歌如今已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收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今天,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静宁阿阳民歌继续以其生动的语言、鲜明的特色、多彩的风格,广泛而又深入地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山花,在静宁大地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芬芳……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